“失语症”后还能治好吗?
失语症是由于与言语功能有关的大脑结构病损所引起的后天性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大多数人的左侧颞叶额叶是控制语言的中枢,脑卒中、脑肿瘤、脑外伤或颅内感染等累及到相关区域都会影响语言功能。
失语症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理解不能,命名困难,复述差,说话流利性降低,书写困难,无法参与正常社交活动,有些患者伴有智能改变,如记忆,逻辑、计算、注意损害等。
失语症训练的适应症
病情稳定即可参与训练,但有明显意识障碍、情感行为异常、不能配合的患者暂停。通常发病3-6个月为患者恢复的高峰期。
原则上针对患者的类型,损害程度,明确治疗目标,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属的鼓励配合,增强患者信心,切勿急躁。
失语症的康复治疗
呼吸训练
仰卧位或坐位时,手放在肚子上,鼻子缓慢吸气,吸气时肚子鼓起,嘴巴吐气时肚子凹进去,训练5-10分钟。
口面部运动训练
出现口角歪斜,言语含糊,吞咽困难的患者可做以下运动,每个动作保持5-10秒,重复10次。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2/1731397446521_0.jpg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2/1731397446521_1.jpg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听理解训练/口语表达训练/阅读理解训练/书写训练/认知训练等。
失语症患者家属注意事项
尊重患者,像正常人一样对待患者;
学会耐心倾听患者,给患者足够的时间表达;
遇到无法理解患者意思时耐心沟通,可以选择手势、书写等,或者猜测患者意图,提出选择性的问题让患者选择或判断;
避免直接否定患者,经常鼓励患者,多与患者交流;
鼓励患者听音乐、读报,参与日常生活。
失语症预后
一般来说,言语训练开始越早越好,脑损伤范围越小越好,患者越年轻越好,智能水平和自主训练能力越高越好,性格外向愿意与人交流较好。
摘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公众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