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创新杯”中国区总决赛落幕 凝聚科技创新青年力量
奇思妙想的“布林机”、实时交互的MOOC直播平台,构思巧妙的盲人阅读器……在海南三亚,一群年轻人的科技创新“盛宴“正在进行。在过去近9个月的时间里,全国163所高校,4479名参赛学生、1379个作品成功晋级复赛。经过激烈竞争和层层筛选,在2016微软科技创新荟暨微软“创新杯”中国区总决赛上,共有21支队伍进行最后的角逐。
活动主办方、微软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罗荣力用”惊喜”来形容参赛学生的表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尽情释放他们的创意和技术才能,创建了一流的科技解决方案,还可以将其变成商业现实。“我们很高兴看到学生们利用微软云Azure、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当下领先科技将一个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变为了现实,中国青年学生的创新活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如今,这个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生科技大赛已在中国走过了13年,累计22万学生参加比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怎样更好挖掘年轻人的创新潜力?如何培养青年人创新精神?这已经成为摆在企业、高校和社会面前共同的一道难题,微软“创新杯”则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尝试。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6/1731746751274_0.jpg
2016年微软“创新杯”中国区总决赛现场
开放和共享 让创新更富有“生命力”
在项目展台上,北京邮电大学团队介绍他们今年的参赛项目”Chip ”,这是一个基于模式识别和 Azure的自动芯片存取机,为芯片的自动存取、管理使用和共享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案,另外,搭建在微软云上的服务器为每个终端设备提供了私有数据库。
“我们跟学生有一些合作项目,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微软的技术,微软的平台以及行业动态,同时去影响身边其他的学生。”微软大中华区开发体验和平台合作事业部总经理司凯瑞表示。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6/1731746751274_1.jpg
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罗荣力和微软大中华区开发体验和平台合作事业部总经理司凯瑞接受媒体专访
罗荣力强调,这种基于技术和平台的共享源于微软“开放”之理念。“微软提供平台和技术,从而让人们在其之上进行创新。比如,微软的是下一代创新的基础,实际上微软本身开发这个技术的时候并不确定它能够带来何种影响。但我们把这一技术提供给其他人,让他们在上面来做出一些很好应用。”
今年的大赛划分了“教育、科技、世界公民”三大主题同样体现了开放理念。“与往年不同,我们并没有设定一个特别的主题。因为我们认为限制越多,实际创新就越少。”罗荣力补充道。
在科技企业与青年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将最新最酷的科技成果介绍给青年人仅仅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启发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在开始之后,如何让项目能够“落地”?司凯瑞表示,微软会进一步对项目进行扶持“比如怎么开拓市场,还有创投加速器,提供技术支持等,还可以帮助他们寻找一些风险投资。”
“这只是创新之旅的一部分,我们的帮助会覆盖创新创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司凯瑞说。
责任和服务 让技术更好地改变生活
在四川大学项目展台上,盲人阅读器引起了不少参观者的注意。项目成员蒋枫向记者介绍了这款协助盲人教育与学习的服务化系统,这款阅读器通过盲文转换,将书籍内容转成盲文,给用户不一样的体验。
“我国有1291万的视力障碍者,当盲人读物稀少,且更新慢、造价高。这让盲人的教育学习首要严重限制和障碍,我们希望这个阅读系统能够给盲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蒋枫说。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16/1731746751274_2.jpg
微软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罗荣力与开发聋哑人社交手套的学生团队进行交流
福州大学的聋哑人社交手套则是一个能够帮助聋哑人与正常人之间进行正常交流的手套。聋哑人通过手语表达后,手套会将手语翻译成语音信号,而正常人的语音通过识别后,又可转化为聋哑人熟悉的手语。这将改善正常人与聋哑人之间的交流问题。
盲人阅读器、聋哑人手套、矫正口吃的应用、关注空巢老人的一键式医疗服务系统……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的项目最后进入了本届大赛“世界公民”组别的决赛。作为本次大赛一个独具特色的主题,它的设置秉承了微软一贯的价值观。
“未来,我们可能会通过微软技术培养新一代的阿里巴巴或新一代的,这并不是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我们最主要的目的让技术更好改变人们生活,包括那些没有能力获取这些技术的人。”罗荣力认为,让技术惠及每一个人,服务每一个人群,正是微软的使命。而在CR 最新发布了2016年度根据 1000指数评选的100强最佳企业公民奖榜单上,微软第二年在此榜单中荣膺榜首。
”这些年轻人不仅关注当下问题,还非常具有前瞻性,他们致力于解决未来的问题,并把技术运用到了实际的应用中,服务周围人群和社区。“罗荣力说。
或许,对于这些90后、95后的年轻人而言,追求科技创新的”诗和远方“才刚刚开始,但他们带来”向上向善“的力量已不容小觑。未来,我们拭目以待。(光明网记者 李平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