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丘吉尔一样演讲,像林肯一样站立》:生活中谈话的艺术
曾经一个一起上心理课的同学跟我说,她特别羡慕我的口才,还花了几万钱报了一个“大师班”专门学习演讲,练习口才。当时我非常惊讶——竟然还会有人花这么多钱,专门去学习“说话”?但后来我发现,像她这样的情况绝非个例。有的人苦恼自己“口才不行”,暗暗幻想有朝一日走到大庭广众面前侃侃而谈,但真有这样的机会,却不敢尝试;有的人因为不善沟通,严重影响社交生活,甚至因此产生了社交障碍,变得自我封闭。当一个人越“嫌弃”自己,就越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影响自己的生活。
所以,说话问题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关乎个人自信,影响沟通质量的“大事”。林肯就曾说过:“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无疑是一个失败者”。而卡耐基则说:“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并且赢得他的合作,是那些奋发向上的人培养的一种能力。”
但事实上,说话又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但是能否清晰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能否让自己说出来的话富有感染力,能否因为“说话”这件事而自带光环.....这些都不是天生赋予的能力,而是需要刻意的练习。
从哪些方面入手,能够最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呢?最近看了一本书:《像丘吉尔一样演讲,像林肯一样站立》,解决了我的困惑。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0/1732087370215_0.png
光看书名就觉得霸气侧漏,但用了两位如此著名的名人作为书名 ,绝非作者哗众取宠,本书的作者詹姆斯·C·休姆斯,是一位大学教授,更曾经是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等5位美国总统的演讲撰稿人。他在这本书里,介绍了21项“秘密”,揭示了历史上伟大的沟通者和机遇创造者们的非凡技巧。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是生而伟大的。比如,身材受限的拿破仑,设计出了控制现场的策略,而林肯则想出了克服自己尖锐声调和乡下口音的方法。丘吉尔掌握了克服他口吃与发音不清的技巧,而马丁路德金则找到了让人倾听的方法。
这些“技巧”,其实是可以复制的。对普通人来说,也许我们没有机会像领袖那样在演讲席上侃侃而谈,但掌握这些说话技巧同样非常有用。它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有风度、自信和有力,也会使我们的表达更有效果、更具感染力,更让人难以忘怀。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不会简单的罗列这本书的内容,而是会将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沟通现象,来复盘这本书中对我们有启发的重要内容。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0/1732087370215_1.jpg
01 停顿的力量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要么就着急的抢话,要么就显得有些木讷,很少有人能恰如其分的“留白”。这种现象其实并不是单纯的谈话技巧问题,而是有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比如,话特别多的人,有可能是情绪的积压导致表达欲很强,但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个人本身并不是特别擅长说话,但是在与人相处的时候,ta无法忍受沉默带来的压迫感,换言之,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沉默,会激发ta内心的焦虑情绪,所以在这种焦虑情绪的驱动下,ta就会不停地寻找话题,不停地说话。
这和焦虑的人不自觉的抖腿、吃东西是一样的意思。
其实这个现象非常普遍,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自己如果一个人在家,可以一天都不说话,但是如果家里还有另外一个人,就会感觉两个人长久的沉默是一件“尴尬”的事。于是就会不自觉的没话找话,或者使用一些生活琐事来掩盖这种尴尬。
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演讲技巧时,使用的第一个技巧就是“停顿”,这个动作同样是利用了人的心理机制。
比如,用演讲中的停顿来提高听众们的预期。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的华雷斯,在开始演说的时候,绝大多数以貌取人的观众都对他心存鄙夷。他使用上台后先沉默一分钟的技巧,打破了这种状态。
他登台后不立即开口,而是先环顾听众,这样做,使得那些心怀优越感的听众不得不直视他的目光,短短的1分钟时间,他就让那些喃喃抱怨变成了安静肃然。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老师或者某位领导使用这种技术,长时间的沉默会带给人压力,所谓“不怒自威”就是如此。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在商务谈判或者其他的有谈判性质的交易(比如买房买车等)时,我们就可以灵活的使用这项技术,给对手带来心理压力,以此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同样,在我们进行推销陈词和回应质疑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个延时策略。延时,既可以让我们有时间组织自己的思维,同时还避免了仓促回答带给对方的敷衍印象。
所以,谈话不仅仅是语言的输出,也包括节律的掌握。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谈话的节奏,注意留白的时间和机会,就可能会大幅提升谈话的效率。这一点是值得在生活的实际应用中反复考量的。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0/1732087370215_2.jpg
02 开场的力量
做任何事,都遵循一个规律:头三脚难踢。所以,对于谈话和沟通来说,开头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头的节奏和感觉,往往决定了最后的结果——毕竟,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很少有人能有耐心在开头不吸引人的前提下,继续在谈话的后半程寻找有意义的内容。
包括写文章也是如此。一篇文章是否吸引人读下去,标题和开头至关重要,没有好的开头,哪怕之后的内容再精彩,也没有打开率。
如果将这个规律再延展一下——我们和别人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同样特别重要,虽然很多时候第一印象并不准确,但是事后花时间精力扭转不良的第一印象,怎么看都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无论是人际交往、沟通还是演讲,有一个好的开头,常常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但问题是,什么才算是“好的开头”?答案在于:非陈词滥调。
试想,如果你开头说的话是别人听过很多次的,那ta还会对你的谈话或者你这个人感兴趣吗?就像我们在那些电影颁奖典礼上看到的情况:绝大多数人上台说的话都差不多,感谢CCTV,感谢MTV,感谢我爸我妈.....这样的说话方式固然不会出错,但却因丧失新意而让人厌倦。毕竟我们不是明星,没有人愿意欣赏我们说的这些“废话”。
所以,我们需要刻意练习能够“一鸣惊人”的开场白。如果你现在去面试,只要3分钟时间,你会如何介绍自己?你会怎样的“反其道而行之”让面试官对你留下深刻印象?如果现在是一个大型联谊会场,而你又其貌不扬,那么如何能在与别人交谈时在第一时间抓住别人的眼球?再比如你现在要和丈夫来一次灵魂对话,你将如何斟酌开头,让他不产生敌意?
这些都不是一蹴而成的,而需要我们专门的准备。当准备在自己的肚子里已经滚瓜烂熟的时候,一旦有机会,它们便会大放异彩,熠熠生辉。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0/1732087370215_3.jpg
03 仪态的力量
虽然我们都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如此,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人靠衣装”,我们虽然无比重视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但外表的修饰却依然必不可少。就连华盛顿,每次都会在出席任何公众场合时在假发上重新扑粉,刷去马甲和蓝色束腰上的尘土,整理紧身裤和长袜,擦亮自己的黑色靴子。
很多人会对外表修饰有一个刻板印象,认为要么就随便,要么就刻意修饰。其实外表的修饰仅仅是仪态的一部分。
一个人的魅力其实是综合素质的体现,生动的语言加上风度翩翩的仪态,再加上个人标志性的logo——一个清晰的、具有高度辨识度的个人形象便呼之欲出。
在这一部分,作者使用了不少的笔墨,但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其中的一项“节制原则”。其实这个原则不仅仅是针对仪表,在谈话中,在生活中,在任何事物上,节制和简要,都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原则。
所以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如果单纯的只是汲取其中有关演讲的精髓,所吸收的内容就会很有限,很多事物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同样的原则在别的领域同样适用。
比如化妆,如果重点强调眼睛,那么嘴巴就不要使用特别突出的鲜艳的颜色,反之亦然,总之,一张脸上只有一个重点是比较恰当的做法。配饰也是一样,全套的首饰会让人感觉过于隆重且复杂,而一件点睛之物则常常有如神来之笔。
“少即是多、快即是慢”,类似这样的原则其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生活哲学和审美智慧。需要我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仔细体会。
在这本书里,作者还介绍了很多具体的技术,比如精练、要点、引用、比喻、数据等等。这些内容不管对演讲还是谈话,都有非常实际的借鉴作用。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觉是谈话不容易,但同时也有据可循。想要做一个高效的谈话者,就需要一些刻意的练习和有目的的注意。提高谈话技巧并非遥不可及,只要用心,我们人人都能成为演说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