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1-23 23:09:10

1917年2月,一块面包就压垮了沙俄?俄国构筑轻工业体系势在必行

1905年日俄战争以后,沙俄虽然也任用了斯托雷平进行改革,但由于尼古拉二世对其“始乱终弃”,斯托雷平落了个王安石的下场,这场改革也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在这种千疮百孔的局面之下,沙皇尼古拉二世,居然还想着对外扩张。在他们的思维当中,只要能对外扩张领土,那内部的所有矛盾都可以逐一化解。

为啥呢?道理很简单,领土扩大了,那么增加的耕地、牧场包括农奴就多了,大概率还能得到一大笔意外之财,那么经济上就能获得补给。经济转好,那国内的矛盾就算不上什么矛盾了。但凡能让家人填饱肚子,俄国人就可以忍受一切苦难。

所以说,尼古拉二世在1905年以后,一边策划着继续入侵蒙古、新疆、东北的大片地盘,一边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3/1732374550503_0.jpg

士兵可以没有武器,但家人们的餐桌上不能没有面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俄累计出动了1580万名士兵。这数据有多吓人呢?要知道当时沙俄总计人口1.7亿左右,平均每10个人里,就有1个需要前往前线。这里面还要排除老人、小孩以及女性。

可以说,沙俄但凡有点劳动力的男人,都被弄到了一战前线。这对俄国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失去了大量劳动力,那沙俄的运转显然会停摆。

沙皇明显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还是觉得,只要打赢了这一仗,那一切问题都将不会是问题。至于前线士兵,沙皇有充分的信心,在他们多年的奴化教育下,这些人压根不会因为苦难而反叛。只要家人还有口吃的,那他们就会在前线卖命。

结果现实根本没让尼古拉二世等到获胜的那一天。沙皇的如意算盘,为何会失算了呢?这事儿还要从一块面包说起。

当时列宁看到上千万的俄国人去往前线,平均每3个人手里才有一件像样的武器,绝大多数人手里拿着的都是烧火棍后,感慨万千,他似乎也觉得,他们这个民族在这一代已经没有希望了,忍受这么大的苦难,却依旧不敢反抗,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

结果意外发生了,1917年2月,圣彼得堡的面包店,出现了面包脱销的情况。大量前来购买面包的民众,排起了长队,却迟迟等不到面包。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3/1732374550503_1.jpg

这可把民众们气坏了,他们的父亲、丈夫、兄弟、儿子,已经为了沙皇的千秋功业上了战场,而他们居然还要因为沙皇的千秋功业饿肚子,这谁能忍?

于是乎,大家纷纷走上了街头,开始抗议这一情况了。事情越发不可收拾,工厂里的大量劳工也走上了街头,圣彼得堡街头陆陆续续聚聚了数十万人。

当时国家杜马紧急要求沙皇尽快组阁,可沙皇却觉得国家杜马出卖了自己,因此果断宣布解散国家杜马。

这下沙皇把最后可能帮自己的人,也推到了对立面。在国家杜马成员们的帮助下,军队也站在了工人和妇女儿童这一边,沙皇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不得不在3月宣布退位。沙俄罗曼诺夫王朝就这么垮了。

谁能想到当年不可一世的罗曼诺夫王朝,会因为一块面包走下神坛呢?历史教训,显然是要吸取的。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3/1732374550503_2.jpg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沙俄的综合实力还是蛮强的,当时他们每年的钢铁产量接近500万吨,粮食产量8700万吨,石油产量接近700万吨,煤炭产量3.6亿吨,铁路总里程超过了7万公里。工业化程度位列世界第五,算是非常强了。

但是和德国比起来,沙俄还真是差了不少。尤其是到了战场上,俄军接二连三败给德军。无奈之下,沙皇只好采取了最原始的办法,比人数。

沙皇将1580万男子先后派上战场以后,导致国内的生产严重滞后。这就好比是多米诺骨牌,推倒了第一块,后面就跟着倒了。

大量士兵上了战场,虽然稳住了前线局面,但所耗费的军费也是不敢相信的。军费开支巨大,外加国内生产滞后,直接导致沙俄经济开始呈现断崖式下降。

物价飞涨,卢布贬值,工厂停工,几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过当时的沙俄同时还是一个农业大国,那么农业能不能拯救沙俄呢?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3/1732374550503_3.jpg

不好意思,根本没可能。缺少大量青壮年,已经让沙俄的农业一蹶不振了,恰好这一年沙俄又遇上了大暴雪的天气,导致沙俄的农业雪上加霜。

后方空虚,前线吃紧,这种局面之下,沙俄不崩盘才怪。一块面包自然无法让沙俄崩盘,但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却是将沙俄毁灭的关键。

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这话一点也不假。如果沙俄当年暂时不参战,好好休养生息,按照斯托雷平的改革,继续搞个几年,那局面或许就完全不同了。

即便是参加了战争,沙俄也不应该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以至于直接影响到了自身内部的经济发展。难怪当时国家爱杜马的人就坦言,沙皇这是在一步步把自己送往绞刑架。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3/1732374550503_4.jpg

对北极熊来说,解决经济问题,战争可以一直打下去

对于俄乌战争来说,北极熊为什么敢于发动这场战争?无非有这么几点原因:

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外加强大的军事力量,再加上印度等国的经济支持,在他们看来,收拾一个昔日的小弟,完全不在话下。谁能想到,关键时刻,西方会无限制地支援小弟呢?

即便如此,他们也完全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避免了沙皇时代犯下的错误,那就是不考虑面包,只考虑军事。

拿下乌东包括克里米亚,不仅可以让北极熊获得大量的土地,还有土地上的工厂、资源等财富,以及土地上大量的人口。这些财富可以补给北极熊物资,人口也能补给北极熊的兵力。这是沙皇时代的传统套路。

除此以外,北极熊的石油、天然气也有了销路,这使得他们赚取了大量外汇。而这些外汇又能购买绝大多数他们民间所需要的东西,维持民间的基本问题。

这么一来,沙皇时代的弊端,他们就完美地避开了。如今的北极熊,士兵们手里有充足的武器,百姓们的餐桌上也有足够的面包。那这场战争,只要北极熊不喊停,或许真的要打很长时间。但这样的情况真的能长久吗?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3/1732374550503_5.jpg

吃一堑长一智,北极熊已经在提前布局了

目前北极熊的资源还是有销路的,毕竟石油、天然气,这些东西是硬通货,拿到任何国家都可以直接换钱。只要北极熊给出的价格合适,一切皆有可能。

但是如果北极熊给出的价格,低于他们的成本价,那买卖就做不成了。毕竟每卖出去一桶就要亏一桶的钱。

这可不是人员工资不断削减这么简单,开采石油的技术成本、设备成本,是远胜人工成本的。人可以忍受苦难,但技术设备不能,既然不挣钱,倒不如不开采了。

那么他们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财产吗?恐怕没有了吧?

这一点人家自己也考虑得很明白,一味地依靠别人是不行的,万一哪天别人反水了,北极熊哭的地方都没有。

为此,趁着现在关系还好的时候,北极熊已经在大量引进轻工业产品生产线了。他们的强项是重工业,一直都没怎么发展轻工业。所以很容易被人家卡脖子。

趁着这次机会,他们在与东方国家贸易的过程中,也开始慢慢发展起了自己的轻工业。一旦他们的轻工业生产线成型,那他们就不需要继续依靠东方国家或者任何一个队友了。目前北极熊建设大规模服装厂的产业,已经开始落地了。前不久他们的话事人还亲自穿上了北极熊自己生产的羽绒服,看样子这一块已经不需要东方国家的支持了。

手里有资源,有强大的军备和足够的粮食,如果还能实现轻工业产品全面生产,那他们或许真的不需要借助外部力量了。

当很多专家还在高喊着唇亡齿寒论的事后,岂不知人家正在借助你的手,实现自己的产业全面化。到时候人家的轻工业成规模发展以后,双方产业重叠了,也就不需要你了。只要时机成熟,定然会把你卖个好价钱,毕竟人家才不信什么唇亡齿寒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17年2月,一块面包就压垮了沙俄?俄国构筑轻工业体系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