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山花烂漫之时
提着牛奶,抱着大米,今年年初,已经调入云南省广南县教体局工作的廖绍仙还是放不下那些孩子,专门抽空来到此前工作过的珠琳镇中心小学,孩子们一眼便认出了她,好多双小手紧紧拉着她,争相倾诉她离开后自己的成长。看到当初几乎连生活都难以自理的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时,廖绍仙忍不住热泪盈眶,那些严冬时节守望山花盛开的日子浮现在她眼前……
为他们打开一扇窗
“我自己就是个幸运儿。”看着孩子们,廖绍仙想起自己的人生。出生于广南县珠琳镇的她家中姊妹四个,收入全靠几亩玉米地。小时候的她最喜欢读书,但父亲的重病让家里雪上加霜。
“一个女孩子上那么多学干什么,女孩子供了也是帮别人供,反正都要嫁人的。”姥姥说。
妈妈没听姥姥的话,咬紧牙关继续供她读书,而许多女同学却无奈退了学。“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决定,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姥姥的想法是不对的。”廖绍仙说。
2004年,廖绍仙考上师范学校,毕业后选择重回大山,到珠琳镇中心小学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
人生有许多的相遇,有些注定一路奔忙。
2009年5月的一天,毫无征兆的廖绍仙晕倒在讲台……
只有一个“特殊”男孩跑过来扶着她,嘴里不停地喊“老师,老师”。同事把她送往医院,她醒来后发现,男孩站在病房外笑眯眯的,兴奋地拍着手。
那时男孩的父亲已经病入膏肓,几天后便去世了。男孩家里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廖绍仙和同事送去米和鸡蛋,每次离开时男孩总靠着门木木地看她。男孩最终还是离开了学校——家里没有钱,自己不得不打工。
一年后,这个男孩买了两瓶橘子罐头来看廖绍仙,激动地说:“老师,老师,您还会晕倒吗?”
“不会了,你现在做什么呢?”
“我在工厂里拉推车。”
“一个月多少钱?”
“一天50,两天100……”他一个劲儿地挠头。
那一刻廖绍仙的心很痛,自那以后,她开始关注特殊孩子的教育。
“上天为他们关上一扇门,我想为他们打开一扇窗。”通过走访,她了解到这样的特殊孩子全镇共有98个,分布在21所完小,棘手的是大部分孩子的家长也是残疾人,没能力将他们送到特殊学校。
“孩子学到什么不重要,可以吃饱就好。”家长对廖绍仙说。难道就让孩子们到处游荡,让他们吃饱就行?
2019年成为珠琳镇中心小学校长后,廖绍仙想到要把这些特殊孩子集中到一所学校上学,办普特融合教育:“这样既能缓解其他学校的管理压力,又能给孩子有温度有质量的教育。”
几经努力,2020年12月,全镇98名特殊孩子迎来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运动会。
赛场上,从不开口说话的孩子张开口,结结巴巴地说“老……老师,我……我输了”;有软骨病的男孩兴奋地说“老师,快,快拉我起来”;先天跛脚的男孩站在篮球架下努力投篮……珠琳镇中心小学此后每年都召开特殊儿童运动会。
开办普特融合第一班
有人问廖绍仙:教师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她说:“我理解的幸福是一个从不开口说话的孩子跟我说,老师我想跟你玩,接下来是两个孩子、三个孩子,最后整个操场都是大家手牵手一起玩的欢声笑语。”
特殊儿童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坚定了廖绍仙的信心,然而人、钱两件最要紧的事情摆到她面前。
由于农村学校办普特融合教育在当地未有先例,主管部门没有相关经验;许多老师对普特融合教育既不了解,也不赞同;有的老师想到这样会增加工作量,也不情愿。
凝聚人心至关重要。开班子会,廖绍仙跟大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有什么事情我担着,跟你们没有关系”。她自言要拿出更大的干劲,“你们不要遇到一件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推,而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好。”为了做通老师们的工作,私下里廖绍仙找准机会便和老师们聊天。
大家开始逐渐扭转了思想,可专业的师资还没有,廖绍仙就通过朋友介绍,外聘了两个特殊教育专业的老师。专业的设施没有,她跑遍县里和州里的教育主管部门,募捐争取到了特殊教育经费和几十万元捐款。
教师齐了,设备有了,孩子却难找。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孩子一直没报名,心急如焚的廖绍仙等不及了,晚上冒着大雨翻过大山,来到孩子家里。酗酒成瘾的父亲不情愿地开了门,孩子躲在角落里,胆战心惊:“老师,老师,你来接我读书吗?”
孩子妈妈跑了,父亲也有病,但廖绍仙丝毫不肯退让,父亲拗不过只好答应。
临走时,同行的副校长把随身带的零钱递给孩子父亲。“孩子不停地给我使眼色,还低声告诉我,不要把钱给他爸爸,因为他爸爸有钱就会去酗酒。”廖绍仙回忆起过往是满满的无奈。
面对这样的困难,廖绍仙迸发出惊人的斗志。一个弱女子,动员了21所完小的校长,逐生逐家上门动员,苦口婆心地给家长摆事实、讲道理。孩子们的家庭大多比较困难,父母或多或少都患病,但廖绍仙始终坚持不让一个孩子为此失学。她找到上海基金会、上海益路公益组织、云南省民宗委等机构和爱心人士,共资助困难学生近500余人;考虑到特殊孩子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她又筹集了1万元,带着同事和学生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治愈他们受伤的心理。
2022年3月5日,当地农村普特融合第一班终于开课。这是廖绍仙口中的“有生以来最难的一天”。该上课了,班里却稀稀拉拉的,她号召校长们全部行动起来,有的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有的搭别人的车到孩子家里,硬是把他们接过来了。
班里教师不足,很多孩子也听不懂普通话。她找来壮族、苗族的教师帮助沟通,打架便哄,跑了便追,不吃饭就喂。为缓解紧张情绪,她鼓励孩子唱歌,一个男孩冲上讲台大唱:“妈妈,月光之下……”唱着唱着,哇的一声哭了。一瞬间,整个教室被哭声淹没……
第一天就在哭声、闹声和头疼欲裂中艰难地过去了。“此后每一天他们都不让我省心。”廖绍仙说,“但幸亏天天都有进步。”
倾听花开的声音
“我见过花开,闻过花香,现在我每一天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2022年5月3日,廖绍仙写下这句话。就在四个月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要坚持尊重差异、多元融合,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和普通儿童青少年共同成长进步。
那时,来自各个村子的48名残疾学生齐聚学校,包含智力、听力、视力、肢体以及多重残疾,学校配有感统室、蒙台梭利室、文化室三间专业教室。
因为前期的沟通,任课教师没有把残疾学生当成“负担”,反而是发自内心地疼爱他们。有个孩子刚来的时候把大便拉到裤子里,一位男教师便主动帮这个孩子清理。但普通学生的家长却很不情愿,有的认为这些特殊孩子到学校随班就读会影响他们的孩子。有位家长更是直接找到廖绍仙,直言不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不是想让我们的孩子也变傻?”
然而,在廖绍仙眼里孩子们在本质上没什么不同,“健康、平等、共享”是她最朴实的想法。她将具备条件的特殊学生安排到普通班级就读,进行融合学习,把心理咨询室、图书馆、计算机室以及音乐、美术、科学等功能教室一并纳入融合教育共享资源。对于不理解的家长,她和老师反复在家长会上做思想工作、普及相关知识,甚至多次上门跟家长讲国家的政策和自己的想法。她一有空就专门带孩子们一起玩,让普通学生帮助特殊学生,教他们叠被子,带他们去打饭,洗衣服……廖绍仙向家长们保证,普特融合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技能的掌握,通过帮助别人,普通学生也会变得更有爱心。
慢慢地,大家都开始去接受。一次,廖绍仙把在学校互帮互助的照片和视频发给一位家长,对方十分感动,说孩子确实是长大了。
看着本来没有交集的两类孩子一起生活,生理上不可跨越的鸿沟似乎没有了,廖绍仙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
普特固然要融合,但这些孩子毕竟有各自的特殊性。廖绍仙根据孩子的年龄、智力和身心发展特点,建立“一生一档”,制定特殊学生帮扶计划,定期帮他们做相应的康复训练,有计划地送教上门;在和同事们研发特教校本课程中,她将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锻炼特殊孩子的动脑、协调能力。
为了让特殊学生早日学会正常生活,廖绍仙把每周三固定为生活日,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
滇红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植物,她常常带着孩子们一起刨土,撒种子,采摘……
“来来来,孩子们,摘滇红花啦。你摘的打算送给谁?”
“送给好心人,给他泡水喝,对身体好。”一个孩子说。虽然身心有所缺陷,廖绍仙希望他们如滇红花般姹紫嫣红。
一切都很艰难,但却值得。在廖绍仙的努力下,各地的爱心家庭也来到了小山村。
“短短几天,我们了解到,对于还处在身心发育期的孩子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社会的关注,更多是亲人的陪伴。”一位爱心人士有感而发。离开后,许多家庭与特殊学生的家庭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结对关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从不写字的小馨开始主动写字了;自闭的小青结交了很多朋友,下课就约着一块到操场上游戏,谁能想到刚进校园的他总是把大便拉在裤子里,还要同学帮他处理;刚开始进入校园的小英不管不顾,肆意妄为,现在规规矩矩的,颇有点淑女范儿……
“星期五早上我让大家背古诗《风》,小英的同桌背完以后教她,过了一会儿她竟然说自己会背了。”廖绍仙回忆,“我让她试一试,她竟大声背了出来。我激动坏了,奖励她一颗糖,她也开心极了。”
尽管后来廖绍仙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这些孩子,但她始终关注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后继者也继承了她的创举,把这份事业继续传承了下去。
“一路走来,我觉得普特融合不仅是教育的融合,更多是学生、老师、家长在一起心与心的交流,这才是融合的真正价值。”再次见到孩子们,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廖绍仙无比欣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