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1-27 20:27:34

喜欢钱锺书的比喻?除了《围城》,别忘了它

想必许多朋友对钱锺书先生的小说《围城》耳熟能详,尤其是对里面层出不穷的比喻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钱老的身份不止于作家,更是学者,故其能以文学性的语言呈现学术性的观点。这可从其著作《宋诗选注》中窥见一斑。关于这部选本,钱老曾感慨“我以为可选的诗往往不能选进去,而我以为不必选的诗倒选进去了”,好在评论和注解“还算有价值”。用王水照先生的话说,这些评注“使传统的直觉体验和主观感悟式的鉴赏,上升到理性的艺术规律性的认识”;而其中精妙又犀利的比喻,更使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7/1732710454666_0.jpg

《宋诗选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以下比喻摘自《宋诗选注》全书,涵盖序、评和注,涉及钱老的诗学观点以及对宋代各家诗人或诗派创作风格的评价,供大家慢慢欣赏。

1. 诗史

“诗史”的看法是个一偏之见。诗是有血有肉的活东西,史诚然是它的骨干,然而假如单凭内容是否在史书上信而有征这一点来判断诗歌的价值,那就仿佛要从爱克司光透视里来鉴定图画家和雕刻家所选择的人体美了。

2. 记忆

对祖国的忆念是留在情感和灵魂里的,不比记生字、记数字、记事实等等偏于理智的记忆。后面的一种是死记忆,好比在石头上雕的字,随你凿得多么深,年代久了,总要模糊销灭;前面的一种是活记忆,好比在树上刻的字,那棵树愈长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长愈牢。

3. 宋诗接受和评价

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假如宋诗不好,就不用选它,但是选了宋诗并不等于有义务或者权力来把它说成顶好、顶顶好、无双第一,模仿旧社会里商店登广告的方法,害得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美字眼儿加班兼职、力竭声嘶的赶任务。

鄙薄宋诗的明代作者对这点推陈出新都皱眉摇头,恰像做算学,他们不但不许另排公式,而且对前人除不尽的数目,也不肯在小数点后多除几位。

把末流当作本源的风气仿佛是宋代诗人里的流行性感冒。……从古人各种著作里收集自己诗歌的材料和词句,从古人的诗里孳生出自己的诗来,把书架子和书箱砌成了一座象牙之塔,偶而向人生现实居高临下的凭栏眺望一番。内容就愈来愈贫薄,形式也愈变愈严密。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发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了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性,对外界视而不见,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

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有个流弊:把诗人变得像个写学位论文的未来硕士博士,“抄书当作诗”,要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列在图书馆的书里,就得先把图书馆的书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有个流弊:把诗人变成领有营业执照的盗贼,不管是巧取还是豪夺,是江洋大盗还是偷鸡贼,是西昆体那样认准了一家去打劫还是像江西派挨门排户大大小小人家都去光顾。

4. 选诗标准

(当时传诵而现在看不出好处的作品)就仿佛走了电的电池,读者的心灵电线也似的跟它们接触,却不能使它们发出旧日的光焰来。

假如僻冷的东西已经僵冷,一丝儿活气也不透,那末顶好让它安安静静的长眠永息。一来因为文学研究者事实上只会应用人工呼吸法,并没有还魂续命丹;二来因为文学研究者似乎不必去制造木乃伊,费心用力的把许多作家维持在“死且不朽”的状态里。

在一部总集性质的选本里,我们希望对大诗人能够选到“尝一滴水知大海味”的程度,只担心选择不当,弄得彷佛要求读者从一块砖上看出万里长城的形势!

5. 晏殊

(模仿李商隐)文艺里的摹仿总把所摹仿的作家的短处缺点也学来,就像传说里的那个女人裁裤子:她把旧裤子拿来做榜样,看见旧裤子扯破了一块,忙也照式照样在新裤子上剪个窟窿。

6. 梅尧臣

他“平”得常常没有劲,“淡”得往往没有味。他要矫正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习气,就每每一本正经的用些笨重干燥不很像诗的词句来写琐碎丑恶不大入诗的事物……可以说是从坑里跳出来,不小心又恰恰掉在井里去了。

7. 王安石

他的诗往往是搬弄词汇和典故的游戏、测验学问的考题。

有时他还用些通俗的画作为点缀,恰像大观园里要来一个泥墙土井、有“田舍家风”的稻香村。

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古典成语,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好好一首诗变成“垛叠死人”或“牵绊死尸”。

所谓“用事”不是“编事”,“须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可是总不免把借债来代替生产。结果是跟读者捉迷藏,也替笺注家拉买卖。

艺术之宫是重楼复室、千门万户,决不仅仅是一大间敝厅;不过,这些屋子当然有正有偏,有高有下,决不可能都居正中,都在同一层楼上。

8. 西昆体

西昆体不过像一薄层、一小圈的油花,浮在水面上,没有在水里渗入得透,溶解得匀。

(西昆体用典)彷佛餐厅里吃饭的音乐,所以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文浮于意”的印象。

9. 黄庭坚

“读书多”的人或者看得出他句句都是把“古人陈言”点铁成金,明白他讲些什么;“读书少”的人只觉得碰头绊脚无非古典成语,彷佛眼睛里搁了金沙铁屑,张都张不开,别想看东西了。

(用典)给人的印象是生硬晦涩,语言不够透明,彷佛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层水汽、冻成一片冰花。

他的语言像帘子般的障隔住了,弄得咫尺千里,闻声不见面。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7/1732710454666_1.jpg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10. 陈师道

假如读《山谷集》好像听异乡人讲他们的方言,听他们讲得涛涛滚滚,只是不大懂,那末读《后山集》就仿佛听口吃的人或病得一丝两气的人说话,瞧着他满肚子的话说不畅快,替他干着急。

11. 韩驹

他早年学苏轼,蒙苏辙赏识说:“恍然重见储光羲”……苏辙动不动就把人比作储光羲,也许这是一顶照例的高帽子,并非量了韩驹的脑瓜的尺寸定做的。

(“字字有来历”)他的同派仿佛只把砖头石块横七竖八的叠成一堵墙,他不但叠得整整齐齐,还抹上一层灰泥,看来光洁、顺溜、打成一片,不像他们那样的杂凑。

12. 刘子翚

道学家还是手痒痒的要作几首诗的,前门撵走的诗歌会从后窗里爬进来,只添了些狼狈的形状。

道学家要把宇宙和人生的一切现象安排总括起来,而在他的理论系统里没有文学的地位,那仿佛造屋千间,缺了一间;他排斥了文学而又去写文学作品,那仿佛家里有屋子千间而上邻家去睡午觉;写了文学作品而藉口说反正写得不好,所以并没有“害道”,那仿佛说自己只在邻居的屋檐下打个地铺,并没有升堂入室,所以还算得睡在家里。这样,他自以为把矛盾统一了。

13. 杨万里

杨万里对俗语常谈还是很势利的,并不平等看待、广泛吸收;他只肯挑选牌子老、来头大的口语……好比我们碰见一个老于世故的交际家,只觉得他豪爽好客,不知道他花钱待人都有分寸,一点儿也不含糊。

14. 尤袤

(《寄友人》断句“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经过扩充和引申,变为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的《沉醉东风》:“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他急攘攘却才来,我羞答答怎生觑。将腹中愁恰待申诉,及至相逢,一句也无,刚则道个‘先生万福’!”仿佛一根折断的杨柳枝儿,给人捡起来,插在好泥土里,长成了一棵亭亭柳树。

15. 陈造

只可惜堆砌和镶嵌的典故成语太多,意思不够醒豁,把批评的锋口弄得钝了、反映的镜面弄得昏了。

16. 四灵、周密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我们看到“四灵”这个称号,也许想起麟、凤、龟、龙,但是读了“四灵”的作品,就觉得这种同一流派而彼此面貌极少差异的小家不过像白小。

“四灵”等人的诗使读者想起花园里叠石为山、引水为池,没有真山真水那种阔大的气象,周密的诗更使人想到精细的盆景。

17.叶适

尽管是位“大儒”,却并不能跟小诗人排列在一起;这仿佛麻雀虽然是个小鸟儿,飞得既不高又不远,终不失为飞禽,而那庞然昂然的鸵鸟,力气很大,也生了一对翅膀,可是绝不会腾空离地,只好让它跟善走的动物赛跑去罢。

18.刘克庄

在晚唐体那种轻快的诗里大掉书袋……他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是滑溜得有点机械,现成得似乎店底的宿货。

19.严羽

(摹仿李白七古)使读者想到一个嗓子不好的人学唱歌,也许调门儿没弄错,可是声音又哑又毛,或者想起寓言里那个青蛙,鼓足了气,跟牛比赛大小。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127/1732710454666_2.jpg

《沧浪诗话》书法作品

不得不说,钱老的文学功底与学术造诣着实令人折服。这些比喻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有不可忽视的实用价值。它们可作为现代汉语修辞的典型案例,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依据。若能在谈论或写作时引用一二,必可为之增色。

最后,特别推荐大家去阅读《宋诗选注》一书,短小精悍而又字字珠玑,不愧为古典诗歌今人选本中的精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喜欢钱锺书的比喻?除了《围城》,别忘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