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真的会遗传吗?为什么家长口吃孩子口吃的几率更高呢?
口吃娃的“罪魁祸首”,竟然是爸妈?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咱们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拿说话这档子事儿,你说话要是结结巴巴的,娃跟你学说话,口吃的概率能低吗?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09/1733753541233_0.jpg
“基因遗传论”站不住脚
许多家长听到这儿,可能要跳出来反驳了:“我祖上三代都没口吃的,咋到我这代就遗传给娃了?”先别急着下结论,口吃这事儿还真不全是基因的“锅”。
诚然,有研究表明,口吃家庭的孩子患口吃的几率要高出不少。
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那主要是因为语言环境的影响,而不是遗传基因在作祟。
要知道,基因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后天的环境才是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
都是“糟糕示范”惹的祸
“耳濡目染”,这句古语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潜移默化、耳闻目睹的成长过程。
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和模仿的对象,咱们的说话方式和语言习惯,不就是孩子效仿的“镜子”吗?
你说话要是经常卡壳、吞吞吐吐,孩子跟你学得利索才怪呢。
还有些家长看到娃说话磕磕绊绊,就忍不住唠叨:“慢点说,别急嘛!”甚至拿“口吃”的标签去贴孩子。
这样的“关怀”非但无济于事,反倒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在这种氛围下,孩子说话时的患得患失之心油然而生,口吃问题也就愈发棘手了。
我家娃口吃了,咋整?
面对孩子的口吃问题,其实咱们大可不必过于紧张。要知道,儿童口吃大多属于生理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不少孩子能够实现自我矫正、逐渐恢复正常。眼下最要紧的,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
作为父母,咱们得以身作则,说话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示范。
可千万别在孩子面前流露出焦虑的情绪,更不要去指责、嘲笑孩子。
只有家长的心态平和了,孩子内心的包袱才能卸下,说话时的轻松自如之感才能油然而生。
如果孩子的口吃问题日渐严重,病情呈恶化趋势,那就得及时求助专业的语言治疗机构了。语言治疗师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对症下“猛药”,因人而异地进行语言训练和心理疏导。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09/1733753541233_1.jpg
口吃原因错综复杂
导致口吃的原因,远不止语言模仿和心理因素这么简单。
还有诸如大脑发育不良、发音器官功能异常等生理因素,又或是创伤、惊吓等心理创伤,都可能“攒局”在其中。
口吃的成因如此之多,矫正的过程也必然千差万别,绝非一蹴而就。
作为过来人,我最想告诉天下父母的是:面对孩子的口吃,咱们切莫过于焦虑,更不要轻易下定论、妄加评判。
孩子的成长过程本就荆棘满途,需要咱们父母的悉心呵护、坚定支持。
只要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给予他们宽容和鼓励,星星之火,定能燎原,一个自信阳光的“小话痨”指日可待!
与其寄希望于“控诉”老天的不公,倒不如多花些心思,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健康成长。
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良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携手同行,用爱为孩子筑就一条康庄大道吧!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09/1733753541233_2.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