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2-11 08:24:11

诵读技巧讲解:停顿

停顿是指说话时正确处理语流的“中断”与“连接”的分寸比例,给行进中的语音以必要间歇的技巧。它的主要作用是体现语言层次的清晰度,被称为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11/1733876651521_0.jpg

在古代,由于没有标点符号,人们常常把文言文中的虚词作为判断声音停顿的依据。也就是说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等虚词实际肩负着现代标点符号的作用。古人诵读文章时,把文句需要停顿的地方称为“句读”,“句”是指语意完整的一句话末尾处的停顿,“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稍微停顿的地方。由于古人常在书中停顿的地方加一些圈点做标记,所以标注“句读”也称为“断句”。

一、停顿的分类及作用

停顿的运用应在语法基础上服从思想感情以及心理、生理的需求。据此,可将停顿主要分为四种,即语法停顿、强调停顿、心理停顿、生理停顿。这几种停顿之所以分开来谈,只是为了讲解上的方便,运用时往往是重叠的,单一运用的情况很少。

(一)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指依据文章的标点符号和语句的语法结构而作出的停顿。其作用类似于古代的“句读”,在于明确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句中的成分关系,使文章听起来脉络清楚。

语法停顿有句外停顿和句内停顿之分。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便是句外停顿。句与句之间、层次之间、 段落之间的停顿均属句外停顿范畴。换句话说,这种句外停顿和文章的段落层次是一致的,只有通过较长的声音停顿才能把文章的书面结构形式清晰地表现出来。

落实语法停顿,一方面要注意掌握好文中标点符号所表示停顿时间的长短,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处理好句中依据语法关系所做出的句内停顿的停顿位置。

根据标点符号倣出的停顿,一般而言,其停顿时间的长短是: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逗号>顿号;冒号、省略号、破折号停顿的时间伸缩性比较,可据立意酌情而定。

在较长的句子中,由于调节气息的需要而做出的句内停顿,应受语法关系的制约,其停顿位置常安排在主谓之间,较长的宾语、补语之前或定语、状语之后,以及并列成分之间。例如:

①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主谓之间)

②我又想/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宾语之前)

③老孙头早相中了拴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像玻璃似的/栗色小儿马。(定语之后和并列成分之间)

④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的事/急得吐血了。(状语之后)

③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补语之前)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11/1733876651521_1.jpg

(二)强调停顿

强调停顿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种情感所作的停顿。其妙处在于:通过较长的停顿时间,借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给其思考、想象,回味的余地,启发他们参与到创作过程中,从而达到强调某种事物情的目的。运用时应注意停顿时间的适度延长,这样才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强调停顿一般有三种表现情形:一是在句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即所需强调之词语的前面作出停顿;二是在句中的地方适当延长其一般所表示的停顿时间;三是在描述完含有强烈感情的语句后,听众脑海中的情感余波还在继续延伸,这时通常需要较长的停顿空间以供其回旋。例如:

①日子一天ー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曹文轩《孤独之旅》)

②静默之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神告诉我,教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③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呼呼的冒着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要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①句中,当朗通到“它就是”时,需要安排一个较长时间的停顿,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为强调“孤独”做好铺垫,然后再将“孤”字略微拉长地吐出“孤一一独”二字。这样便会让听众有时间思考“最大的敌人是什么”呢?——噢,原来是孤独。

②句中“我猛一转头”之后,要用一个强调停顿,以进一步凸显父亲瘦高的形象以及作者惊喜的心情。这时就要把逗号的停顿适当延长,不能再受其通常较短的时间的约束了。

③句中标有着重号的语句重在表现战士们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情感庄严而激越,当用较快的速度读完后,在省略号前,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强调停顿,以便让战士们那股“压倒一切敌人,敢于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冲天豪气在听众的内心充分激荡回旋一会儿。只有这样,这句话的情感抒发才能相对完整地告一段落。

(三)心理停顿

心理停顿是指依据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或情感需求而产生的停顿。心理停顿常用于显示人物思考问题的过程,描绘其心理状态,渲染其内心的情感色彩。其停顿的位置和时间以准确反映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为准,时间一般可适当延长。例如:

①当当当,钟声响了,毕业典礼就要开始。看外面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一一/爸一一爸一/会一不一会一一/忽然从床上起来,一一/给我送来花袄?(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文中“我忽然想”之后,应像所标示的那样用长短不一的停顿和拖音,以及较虚的声音,来勾勒作者的思维轨迹,显示其内心的美好愿望。

②“要——是一一/有堆火烤,该一一/多一一/好啊!”他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到。(王愿坚《七根火柴》)

这句话应用较虚的声音以显示是人物内心冥想的语言,其中“要是”二字宜用拖音以显示思考的过程;“该多好”三字宜采用“停中有拖”的方式以表达期盼的感情。

③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著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文中省略号处便是用心理停顿的方式,来渲染刻画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感情色彩的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11/1733876651521_2.jpg

(四)生理停顿

为了表现人物的生理状态而产生的停顿叫作生理停顿。一般有“口吃”毛病的人,哽咽、重病或牺牲时的人物语言常用生理停顿的方式给予象征性的表现,运用时应兼顾或服从于心理停顿。例如:

①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采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开他的胳膊,嘴唇翁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把它带给……”(王愿坚《七根火柴》)

文中的话语都需要用虛弱的声音,并间以较长的停顿方式来表现这位同志牺牲前断断续续、虚弱无力的说话状态。其中第一句话要用感谢的心态,安慰的语气,有气无力地说;第二句要用嘱托的语气心态,缓慢的语流说第三句要用坚毅的心态,期盼的语气,急促地气喘吁吁地说。

②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黄佳《心声》)

这句话表面是生理停顿,实质是心理停顿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双重停顿。其意是说李京京为了争取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而鼓足勇气征求老师的许可,他明明知道自己嗓音不好老师也不会同意,但又抱着一丝侥幸的希望。这种矛盾心态给内心带来的挣扎反映在外表上,自然是结结巴巴的说话了。但这种结巴并不是慌乱的表达,而是以勇敢的心态,渴盼的眼神,析求的语气来试探老师态度的一种有心理准备的沉稳表述。所以表达这句话时既要用恰当的停顿——老师,我/(我)/(我)能…//念一段吗?表现出结结巴巴的生理特点,又要在停顿时间的延长中反映出一种欲言又止的心态变化。

二、停顿的处理原则

停顿的落实并不完全依据语法规则,它主要是循着作者或人物思维节奏的变化而变化。情形紧张时,思维也跟着紧张,停顿便变得少停短顿,以适应速度的加快;反之,停顿便会多停长顿,以适应思绪的舒缓。

作品结尾的停顿一般有“缓收”或“强收”两种处理方法。思想感情在最后达到高潮时,常用“强收”收尾。例如,《满江红》的最后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就是如此,作者被压抑的一腔忠君爱国之情终于在最后的“朝一天阙”三字里爆发式地喷涌而出。反之,即用“缓收”来处理。但无论是“强收”还是“缓收”,都应有引起听众回味的结束感。

作品中的停顿千变万化,没有成法可言。但不管如何变化,停顿都必须依据情感的需要而定。悲愤的情绪,低沉的心情,往往需要较长的停顿时间才能表现得出。爽朗的心态,明快的情感,常常只作较短的停顿即可。

停顿是思想感情的进一步延伸。所以落实停顿时既要注意保持声音在行进中的“连续感”(即思想感情不能中断,不能出现空白)和吸引听众参与创作的思索感,还要注意掌握好停顿之前的语速快慢,停顿后的时间长短和语势高低,以及后面连接时的语速变化。如此操作停顿,方能体现出它的艺术性。例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朗诵“奔流到海”四字时,宜适当加快语速,语势上扬,然后是一个斩钉截铁式的“长顿”,可以较好地表现出作者对时间像流水一样匆匆逝去的痛惜心情和思索心态。后面的“不复回”三字宜采用语势下降的藕断丝连的缓接停顿,来表达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那种焦灼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总而言之,停顿的职责在于凸显有声语言的清晰度和表现力,其处理方式没有一定之规,应根据情、意的需要去发挥创造。无论哪种停顿,都要依据思想感情的需要来找准停顿的位置,不该停而停,或该停而不停,都会割裂语意,造成歧义和误解。不管如何停顿,运用时还应注意和其它技巧的密切配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诵读技巧讲解: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