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棒子互助组”到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春节一过,天气渐暖,西藏乃东县结巴乡多如村农民西洛一起床,就跑到村头自己承包的蔬菜温室里,观察南瓜的长势。他说:“种了30多年青稞,去年10月开始种菜,种菜就像养小孩,得把心思全用上。”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28座现代化钢架混凝土温室,每座占地0.74亩,造价9.3万元。建这些温室除少量群众集资外,主要是国家农业开发项目投资。负责技术指导的西藏农科院的周强说:“第一茬新菜已陆续上市,卖得很好,我们给群众承诺,一个棚一年收入超万元。”
结巴乡是西藏最早实行民主改革的乡之一,48年前,为了种好地、多打粮,西藏第一个“朗生(最下等的奴隶)互助组”在这里诞生。如今,为了种好菜、多增收,多如村37户农民又成立了蔬菜协会,走上了发展现代农业之路。
从生产互助到联合闯市场
1959年,“只有身后的影子和地上的脚印”的农奴第一次分到了土地,许多人激动得夜里睡在地里,但由于没有种地经验,分得的农具又少,结巴乡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1961年,结巴乡政府决定让群众自愿结成互助组,合作发展农业生产。很快,大部分群众找到了互助伙伴,只有桑嘎村11户朗生因过去给庄园主当马夫、做佣人,不懂农业技术,被排挤在互助组之外。
“朗生的骨头是金铸的、铁打的”,11户朗生组成了“穷棒子互助组”,他们把全部生产资料——3头耕牛、两个旧铧犁、3个旧木犁架和一些锄头、铁锹集中起来,怀着对新生活的渴望,忘我地投入到生产中。一年后,朗生们就迎来了大丰收。通过卖余粮,他们买了更多的牲畜和农具,把农业生产搞得红红火火,成为“百万翻身农奴的榜样”。
在桑嘎村,记者见到了“穷棒子互助组”成员强巴,这位73岁的老人不久前去多如村参观过蔬菜温室,觉得很新鲜。他说:“民主改革时,我家只分到两把铁锹和一个锄头,能多打粮是最大的愿望。怎么也想不到,现在的农民能在这么好的温室里冬天种菜。”
阳光透过两米高的薄膜棚顶照进温室,绿绿的莴笋叶让温室充满生机。多如村蔬菜协会会长卓嘎正在同菜农交流技术。卓嘎说:“村里37户人承包了这28座大棚,有单独承包的,也有合作承包的。为了种好菜、卖好菜,种菜户自发成立了蔬菜协会,我被选为会长,我原来是村民小组组长,为了当好会长,我把组长职务都辞了。”
卓嘎说:“在乃东县蔬菜协会的帮助下,我们种子、农药、肥料都统一供应。县里还给我配了汉藏两名技术员,已培训了10多次。协会已在县城的蔬菜市场上联系了几位批发商,37户人轮流每天往市场上送菜。”
周强说:“种菜的技术管理上,专家组还准备再带群众一年;蔬菜协会现阶段的主要作用是组织菜农闯市场,从而形成农户—协会—市场链条。我们的远期目标是把多如村蔬菜协会建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带动多如村成为蔬菜专业村。”
结巴乡党委书记扎西多杰说:“乡里计划扶持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结巴乡产的‘温区土豆’非常有名,乡里准备在门中村成立土豆协会,并试点推行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品牌化销售。”
从“穷棒子互助组”展览室看农业发展方式变革
在结巴乡结巴村委会“穷棒子互助组”事迹展室内,陈列着他们当年使用过的藏式犁、牛轭等农具,如今两头牦牛拖着藏式犁耕地的“二牛抬扛”景象越来越难见到了,这些农具已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扎西多杰介绍说,目前,全乡农民拥有各类农机1400多台,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已达70%以上。
在桑嘎村,农民边多领着记者参观他家的农机,只见院子里停着一台收割机、两台手扶拖拉机,还放着一台扬场机、一台脱粒机。今年60岁的边多说:“现在农机基本上家家都有,种田越来越省事。记得刚分到土地时,打场要打两个多月,现在只要5天。”
展室内还陈列着当年“穷棒子互助组”用锄头、铁锹改造低产田的照片,50年过去了,结巴乡农业基础设施已得到了极大改善。记者驱车穿行在结巴乡,见到的景象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扎西多杰说,全乡9963亩耕地已全部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全乡6个村已有5个村通了油路,国家还投资实施了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工程,不仅提高了单产、方便农机作业,还新增了100多亩耕地。如今结巴乡粮食平均亩产过千斤,比民主改革时翻了两番。
“朗生土登在学着识别禾苗和燕麦”是展室一张非常生动的照片,当年,种好粮、吃饱肚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如今,结巴乡的农田已增加了新的色彩,农民紧跟市场、科学种田、调整产业结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
近年来,结巴乡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目前发展大蒜570亩、优质土豆500亩、油菜1600亩。乡里还与一家青稞酒龙头企业联姻,发展“订单农业”,建酿酒专用青稞种植基地。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4120元。
边多说:“过去,我们一年只能种一季,群众想多种一季豌豆,但总是种不熟,改种大蒜后,收获了大蒜还可再种一季牧草,不仅实现了一年两熟,还可以发展养牛。过去,当地黄牛又瘦又小,科技人员帮我们改良后,一头能卖3000多元。”
民主改革同龄人:“担心不长寿,享受不到更好的日子”
记者来到昔日“穷棒子互助组”成员琼琼的儿子索朗多布杰家,只见家里电视、音响、冰箱等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
索朗多布杰说,成立“穷棒子互助组”时他才10多岁,但那时候的艰苦生活却历历在目。当时家里仅有一个烂桌子,一家人挤在狭小的房子里,睡的是石头和土坯砌的“床”。如今,索朗多布杰一家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成了一名教师,女儿考取了公务员。家人们还积极发展养殖业。索朗多布杰兴奋地说:“现在家里年人均收入1万多元,日子越来越好了。”
多如村农民金珠扎西出生于1959年,是民主改革的“同龄人”。他名字的汉语意思是“解放吉祥”,是当年主持当地土改的一位区委书记给起的,这位区委书记的姓名现在很多人已记不起,但藏族群众都称他“解放书记”。
金珠扎西去年和亲戚联合承包了一个蔬菜温室,想通过种菜增收。他说:“没受过苦本身就感到很幸运了,没想到日子越过越甜。50年来,我家已盖过4次新房。如果能把菜种好,多挣点钱,我准备再盖一座新房。现在政策太好了,生产费用都是国家出,生活上没啥可担心的,只担心不长寿,享受不到更好的日子。”
新华社拉萨2月2日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