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2-27 20:11:56

儿童敏感期之十——语言的敏感期

0-5岁是儿童的语言敏感期。蒙特梭利认为语言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儿童生命内在有一种自发的力量,成人并没有刻意地教他们语言,人类的语言就在他们尚不能表达和自由活动时,就开始被吸收、储藏,从某一时刻开始,孩子就能如法炮制我们的语言,直到完善地表达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自己的想法与要求等,甚至会创造新词和诗歌。

儿童语言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在每个阶段儿童都在不知疲倦地储备、练习口头语言,其语言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特点。以下的时间划分仅是一个时间顺序,由于每个孩子的气质不同、环境不同,其语言发展略有差异。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0.jpg

一、前语期:0—1岁

许多成人认为0—1岁婴儿不会说话,自然不需要交流,实际恰恰相反。心理学研究表明,宝宝在语言发展方面,理解先于表达,即宝宝听话、懂话比说话要早得多。0—1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前准备阶段,语言活动是秘密的“黑箱作业”,是在不易被人察觉时悄悄进行的。严格来说,0—1岁才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1岁之后是儿童语言的爆发期。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1.jpg

(一)0——2个月

胎儿时期约6-7个月左右,耳朵已经发展完成,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胎

儿一出生就能分辨出母亲的声音,会寻找妈妈的声音。因此,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能从妈妈对其哭声的回应中,慢慢建立自己的沟通模式,进入前语言期阶段。这时的婴儿会用不同的哭声告诉照顾者他们的需求,也会以呼吸的快慢来表达其感觉,他们用急促的哭声与呼吸告诉成人自己很迫切、很着急。

此时,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倾听婴儿的声音,饿了还是尿了,并做正确的回应,在回应时配以合适的语言。例如:孩子饿了,妈妈可以说:“哦,宝宝饿了!宝宝稍等,妈妈准备一下,就来喂宝宝。”妈妈每次喂奶都说同样的话,孩子熟悉这些语言后,就会安静下来也就学会了等待。考虑孩子天生气质类型不同,需要成人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例如:对于反应较强、脾气急躁的孩子,妈妈的速度要加快一些,但是语言要放慢并不断重复,让婴儿从妈妈的语言中感受到安全感,进而影响孩子的急躁有所改善。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2.jpg

(二)3——4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渐渐能够改变自己的声调,对母音很敏感,能清楚地发出母音,会自发地“喃喃”自语。尽管婴儿只能发出喃语声,但是很喜欢和照顾者聊天。如果成人能够模仿他的声音并夹杂着适合当下的语言,例如:嗯,宝宝跟妈妈说话了,宝宝你好啊?……会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起到练习发音的作用。此外,孩子的视力逐渐发展到可以看清楚照顾者的面部轮廓,所以,每天抽时间和他面对面聊天,或念一些朗朗上口的简单儿歌给孩子听是非常有益的。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3.jpg

(三)5——7个月

这时,婴儿经常发出“d-m-n”等辅音,所以有些成人听到后,认为孩子是在叫“爸爸”、“妈妈”,其实孩子是在练习发音,是孩子语言习得的一个必经阶段。当然,成人的积极回应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发音的肯定,会努力制造出更多不同的声音。

蒙特梭利研究发现,儿童学习语言没有难易之分,所以正确示范最重要。此时,成人不要误以为孩子喜欢这一类叠音词,应坚持使用正确的语言与孩子互动,照顾孩子时边做边说,语言简单、明了。更不要把一些东西的名称或动作都以叠字说给孩子,如“鞋鞋、饭饭、帽帽、狗狗”等,导致孩子习得这些不规范的语言之后不得不在长大后转换一次,因为正常交流是不使用这类语言的。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4.jpg

(四)8个月——1岁

八个月左右,婴儿可以按照成人的指令做出拍手、握手、耸鼻、再见等动作,明确了“不”的意思,有些孩子已经能用单字沟通。例如:孩子想吃东西会说“饿、饿”,想要某样东西会说“拿拿”,想拿苍蝇怕打苍蝇会说“打、打”等等。

这段时期,成人为婴儿做每一件事时,坚持用正确、简练的语言说出来,例如:“妈妈帮妞妞穿衣服啦,左手伸出来,右手伸出来,衣襟对对好,接着扣纽扣,一粒扣,两粒扣……衣服穿好了!”每次穿衣服时,妈妈都如此边做边说,孩子就会把语言和动作配对,并储备在自己的脑海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的语言就会自然而然脱口而出。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5.jpg

二、语言期:1—5岁

儿童顺利经过了0—1岁语言发展的黑箱作业期,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积累了成人大量的语言示范,接下来就开始进入一个个接连不断的语言爆发期。当教养者,尤其是父母的语言简明准确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都不错。

(一)1—2岁:词汇爆发期

大约在1周岁左右,宝宝能说出第一批词语了。许多宝宝不仅能清晰地叫“爸爸、妈妈”,还常在不经意间蹦出一些词语让大人惊喜。从“爸爸、妈妈”到“球”、“汽车”等常见玩具,或者“不要”、“抱抱”等配合动作的用词。孩子能用相同的只字片语来表达自己当下的需要。例如:“妈妈,走”有时表示孩子要回家,有时则表达他要跟着妈妈出门,具体用意依据情况而定。此时成人要帮助孩子把未说完的话说完整:“好的,宝宝跟着妈妈回家。”“宝宝跟着妈妈去散步啦。”再比如孩子指着香蕉说:“妈妈,宝宝吃……。”妈妈可以回应:“宝宝要吃香蕉。”成人正确的语言示范,对于这个时期幼儿语言发展很重要。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6.jpg

语言爆发期的另一表现形式是“鹦鹉学舌”,宝宝最早的学舌行为是无意识的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当宝宝发现一个词语能和一个外物配对时,这种发现令宝宝惊喜不已。于是,宝宝就开始有意识地重复进行这种配对。例如妈妈说:“宝宝爸爸吃饭了”。宝宝也会跟说:“宝宝爸爸吃饭了。”妈妈又说:“宝宝去喊奶奶吃饭。”宝宝跟着说:“宝宝去喊奶奶吃饭”。

1岁半之后,孩子会对事物的名称产生兴趣,进入学习名词的关键期,幼儿将感受到万物皆有名,而且常常会指着周遭的事物问“这是什么?”此时,成人要不厌其烦地回应幼儿,正确地命名事物,只要一再为幼儿重复,幼儿将记在脑海中,当发音器官发展不断趋于完善时,孩子的语言就会迸发而出。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7.jpg

(二)2——3岁:使用简单句交流

2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会使用简单句,也有我的概念,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愈来愈正确,能叙述不在眼前的事物。并可能出现以下三个表现:

1、诅咒

到了2岁半左右,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他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话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效果,引起他人的极大关注与兴趣,尤其是诸如“我讨厌你”“我恨你”“你去死吧”“臭狗屎”这类诅咒性质的语言。这个发现令他非常有力量感,于是他开始有意地使用这种有力量的语言。成人一听到孩子使用诅咒的词汇,就反应强烈,视之为洪水猛兽,觉得孩子说脏话,极力予以制止。孩子就更加感受到这种语言的力量,也更加喜欢使用这类词。

此时,父母的反应一定要保持平静,对孩子的“诅咒”语可以置若罔闻,孩子发现他的语言失去了“魔力”也就慢慢忘记了。也可以积极予以回应,例如宝宝说“我不喜欢你,你是坏妈妈!”妈妈可以说:“我喜欢你,你是好孩子。”总之,不要落入孩子的“诅咒”套路。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8.jpg

2、喜欢模仿成人说话的情景

妞妞的语言游戏

一天,两岁的妞妞拿起茶几下面的报纸,坐在沙发上念起报纸来,只见她努力盘着小腿,两只小手左右扯着报纸,嘴巴“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在念叨着。原来她在学爷爷的样子读报纸。除了读报纸,妞妞还喜欢说悄悄话,她有时悄悄走到妈妈跟前,拉着妈妈蹲下来,“妈妈我跟你说件事。”然后,把嘴巴贴近妈妈的耳朵开始说悄悄话“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妈妈认真听着,生怕听不明白,但是妞妞嘴巴里就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词语。妞妞还喜欢接听电话,电话铃声一响,就冲到电话机跟前,拿起听筒说话:“喂喂,谁呀?你好!叽里咕噜再见。”语言没有不停顿,可能电话的另一端都没有说话,电话就被她挂掉了。开始的时候,妞妞拿着的话筒都是反的。有时,妞妞也会自己拔打电话,在号码盘上按几下,拿起话筒“恩啊”几声,然后“啪”挂掉电话,其实电话根本没有拨出去。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9.jpg

两岁后的宝宝不再只是简单地重复模仿成人的对话,而是开始模仿成人说话的情景。例如说悄悄话、接电话、打电话、读报纸等,他们模仿成人在各种情境下说话的情景,但是语言一般没有实际意义。这种对成人的模仿,说明宝宝语言意识进一步发展,他已知道并非只有人与人交流时才会说话,人在各种情况下都会使用语言。面对宝宝的模仿行为,成人不要强加制止,而应顺应这种好奇心,与孩子玩这种对话游戏。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10.jpg

3、用新词

嘉怡喜欢听妈妈读故事,只要妈妈有空,就拉着妈妈讲画书,同一个故事,她能听若干遍。听了《小鸭和小鸡》的故事,她学会了一个词:一摇一摆。于是,只要见到小鸭子的图片,就兴奋地说:“小鸭子,一摇一摆。”有一次,看到奶奶在前面走路步履蹒跚,嘉怡说:“奶奶走路一摇一摆。”又过了一段时间,她学会了《白雪公主》里的“去世”一个词,刚好,她喂养的小兔子死了,她好几次给别人说她的小兔子“去世”了。

两岁以后,宝宝掌握的词汇量大大增加,而且当他发现语言的魅力还在于同样的词可用在不同的地方,这给宝宝强有力的语言刺激,他开始像一个文学家一样刻意追求、使用一些更美妙的语词,甚至开始纠正大人的语言,限于自己认识水平与经验,此时他们也常有用错词的情况。此时,家长要及时给与孩子正确的语言示范,例如上面的例子,家长可以说:“恩,奶奶年纪大,走路有些蹒跚。”“小兔子死了,嘉怡很伤心。”但是不必要让孩子重复成人的语言,否则会挫伤孩子语言积极性,要相信孩子词语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正确地使用匹配的词语。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11.jpg

(三)3—4岁: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

三岁,会使用主语、动词、形容词等来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儿童发现语言除了能指称看到的东西,还能描述臆想的东西,或者能很微妙的表达与正义相反的意思。同时也是试探用语言和大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时期。并可能出现以下两个表现:

1、结巴

到了3、4岁,有的孩子语言发展会出现滞留或倒退现象,例如:结巴。这里的结巴并不是指那种病理性的结巴,而是指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随着认知世界及表达能力的增加,孩子会渴望用更准确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然而由于头脑中掌握的词语有限,语言与思维不同步,宝宝心里想说的话通过言语表达时,往往会出现重复、停顿、不连贯、吃力等情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结巴现象。出现这种结巴现象,家长不必担心,这只是一个暂时现象,并不是真的口吃。这种时候,成人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允许他放慢速度表达,或者帮助他把话说完整,切忌不给孩子压力,不要重复孩子的错误语言。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12.jpg

2、复述长篇故事或诗歌

诺诺三岁了,白天都是由妈妈一个人带,为了让诺诺安静地等待,最近妈妈经常在自己做晚饭、午饭的时候,放录音故事给诺诺听,诺诺自己在客厅里能听很久,直到妈妈把饭菜端上饭桌。5月底的一个晚上,3岁9个月的诺诺在床上蹦跳着玩,一边跳着一边嘴巴里开始说故事,她竟然一字不落、一字不错把长达10-15分钟的《哪吒闹海》、《长发妹》等故事复述了出来。爸爸不相信,第二天,妈妈让诺诺再讲一遍故事,在妈妈的鼓励下,诺诺又复述了一遍《哪吒闹海》,几乎一字未差,让在场的大人听得瞠目结舌。

3岁孩子对于语言有强烈的兴趣,几乎是吸纳他们能接触到的所有的语言,此时如果给孩子听故事、诗歌,孩子能全盘复述。有的成人误以为孩子在学习诗歌或故事,就教孩子学习古诗,其实,孩子对古诗不会有特别的理解,也紧紧是对其朗朗上口的语言感兴趣。过了这个阶段,如果你再教孩子学习古诗也许就很困难了。因为他既不理解,也对语言失去了敏感性。案例中的诺诺四岁在幼儿园中班时,别的小朋友读了几遍四句话的诗歌基本都记住了,而诺诺却勉强只记住了前两句,因为她的兴趣已经转移了。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13.jpg

(四)4—5岁:与人随意交谈

四岁开始,儿童能与人随意交谈,用语言表达总结的思想,可以听懂大人归纳性的话。孩子能够独立地讲述事情,语言的连贯性增强,情境性减少,您不再需要根据孩子的表情、动作等推测他的意思。并可能出现以下两个表现:

1、诗歌创编

此时的孩子对朗朗上口的儿歌特别有兴趣,而且在学习了几首诗歌之后,能够进行简单的创编。

嘉怡在幼儿园学到了几首儿歌,她特别喜欢说给家里的人听,还经常把家中的人聚在一起,听她朗诵诗歌,在家人的掌声中,她沾沾自信。有一天,妈妈带着她去农村的舅爷爷家玩,看到了院里的鸡鸭,回来之后,嘉怡竟然自编了一首儿歌:扁扁嘴巴嘎嘎嘎,走起路来摇摆摆。从此,她经常给妈妈说类似谜语的儿歌,简单、上口,甚至押韵。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1227/1735301516750_14.jpg

2、抽象的问题语言

这段时间儿童会对抽象的概念产生了好奇,只要对一个问题选入思考,孩子的嘴就像沙漏一样,要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的表达出来,会好奇的问: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要吃饭,苹果为什么是树上结的……反反复复的问家长。孩子甚至会自言自语,边玩边说,实际上这是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升的表现。

很多人误以为,语言敏感期就是给孩子第二种语言,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语言敏感期来临的时候就是让孩子学会母语,因为母语是为未来的思维做准备。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孩子在语言敏感期习得语言对于其未来认识发展有重要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敏感期之十——语言的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