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5-1-8 01:26:18

河北一农民洪水中拼命捞回一袋子,45年后打开,意外暴露英雄身份

1963年,一场特大洪水的爆发,彻底淹没了河北石家庄赞皇县的大部分村庄,当时所有的人都在想方设法逃命,却不想一个农民不顾任何危险,一跃跳进了洪水之中。

当时的他不顾身边所有人的呼唤,一直不停地在自家房屋附近摸来摸去,救援工作人员十分担心,忙丢了他一根绳子,随后又过了一会儿,才见他攥着一个袋子开始上岸。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8/1736270778984_0.jpg

在村民的齐心协力之下,该男子最终被成功救了上来,却不想接下来面对救援工作人员的批评,他也只是腼腆地笑了一下,而后将袋子打开,取出里面的东西仔细擦拭。

村民们上前一看,瞬间惊叹不已,然而不管怎么询问,这一农民始终不愿多言,到底这里面藏着什么?45年后可以暴露他的英雄身份?

投身军戎,为国为民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上演,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全中国各地人民开始陆陆续续加入抗日队伍之中。

当时赞皇沦陷之后,有当地的主要领导像是穆醒华等人,时常在李德银家开会。

本身李德银也不知道大人们在忙些什么,很偶然的一次,他听到了党内同志所讲述的有关日本人的罪恶行径,当即对日本人产生了莫名的抵触情绪,后来为了将日军彻底赶出中国,在自己12岁时毅然决定参加八路军。

考虑到李德银尚且年幼,组织部委任其担任通信员,主要任务就是日常传递情报。

与在疆场上厮杀的战士相比,情报工作好似更简单一些,然事实并非如此,情报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有勇有谋,还要擅伪装,灵活多变,同样也是充满各种危险。

鉴于此前已经有太多情报工作人员,由于叛徒的出卖,一不小心丧失了生命,得上级领导指示,日常工作中李德银一向十分谨慎。

他经常化妆成乞丐,将组织所需的情报缝在里衣,若是一不小心被敌人扣住了,就当即又哭又闹,顺势躲过检查,将情报成功送出,而凭借着这样一个法子,他成功为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不少帮助。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8/1736270778984_1.jpg

尽管说小小的李德银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但其实在这其中也曾遇到过不少危险,据他本人回忆,最惊险的要属那一次。

一天,李德银接到上级任务,说是要求他在天黑之前将一封情报送至高邑县委,在他乔装打扮行走至高邑北渎庄县城门口时,却不想突然被日伪军拦住了。

当时的他们明确表示,要对所有进城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倘若发现任何可疑的人,当即就要将其带走送往监狱,因为深感李德银形迹可疑,所以想要带走他进行下一步审讯。

眼看现在天马上就要黑了,李德银的身上还装着情报,他太着急了,顾不上自己有没有危险,心里想的更多的就是情报被耽误了怎么办,便赶紧开始向以往一样哭闹,寄希望于日军能看他小将其放走。

哭闹了一通后,日伪军并没有改口,反而是城门口聚集了不少老百姓,围观的群众刚好其中有个和李德银有些交际,忙替他求情:

“小孩子有什么好可疑的?就一个小乞丐,连口吃的都没有,怎么可能会是八路?就他这小身量,八路估计都不收吧。”

这话一说,旁边的人都开始附和:“你看着孩子多可怜啊!哎,现在这世道....”

这一下,日伪军也觉得自己有点小题大做了,再加上害怕事情闹得太大不好收拾,所以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将李德银给放了。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8/1736270778984_2.jpg

在他脱险后,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继续送情报,虽然说整个过程不是十分顺畅,但是经过很多艰险后,情报最终还是按时送出了。

而组织得到消息后,也成功派兵端掉了敌人的炮楼,给了对方一个重挫。

由于表现十分优异,后来李德银被组织安排到赞皇县黄北坪乡八路军太行一分区总部学习,在这里他不仅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同时还做好了一系列强身健体的训练,只为了有一天可以亲自走向战场杀敌报国。

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德银都在继续开展着抗日斗争活动。

尽管说他也曾见到过身旁的人被敌人抓走后,就再也回不来了,但是他从未有过害怕,始终坚信抗日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

又是匆匆几年,李德银所在的部队准备组建突击队,当时主要是面向纵队招募突击队队员,对于李德银来讲,这是再好不过的一个机会,也因此他当时带头第一个就报名了。

纵使说加入突击队势必会遇到更多的危险,甚至有绝大的概率会牺牲,但是李德银从来就没有怕过,而由于在突击队执行任务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不久之后,组织便又委派他担任了突击队队长。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8/1736270778984_3.jpg

一次激烈的作战中,敌人基本已经被三面包围,但是却仍旧拒绝投降。

在这般情势下,突击队人员突击了很多次,还是没有取得成功,无奈之下,为避免人员损失过于严重,队员们不得不采取了“人体炸弹”的战斗方式。

即每个人的身上都绑上了两捆黄色炸药,用来摧毁敌人的暗堡以及坦克。

在全队的努力之下,此战我们最后取得了成功,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而伤亡的战士也绝非我们可以想象。

就像是李德银后来回忆起以往所讲的那样:

“有时候晚上还是会睡不着,时不时地总是想起以前牺牲的那些兄弟们,他们都很英勇,同样也十分顽强,只是那般鲜活的生活,只是在一瞬间就突然结束了.....”

长此以往,在战斗中李德银慢慢累积了不少经验,从小小的情报员,陆续成为班长、排长,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八路军。

淮海战役,活捉黄维

1948年秋,伴随着济南战役、辽沈战役成功取得胜利之后,我军彻底扭转了以往的局面,开始从被动挨打的境地逐渐转为主动。

基于这样的有利形势,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准备同蒋介石的蒋家部队展开一场关乎成败的大战——淮海战役。

单就蒋介石的精锐部队而言,黄维兵团自然算是其五大主力军之一,这其中不仅是有各种强军能将,同样武器装备也是十分优良。

然而十分讽刺的是,即使是这样占尽优势,在淮海战役展开后,人民解放军的铁蹄之下,黄维兵团还是很快就败下阵来了。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8/1736270778984_4.jpg

只是奇怪的是,哪怕是战争已经结束,黄维却还是始终没有露面,且并没有被抓获,尽管当时很多人都在忙着找他。

战后清扫战场的时候,李德银已经成功策反了马世汉和张克仁,一群人走到河岸边地堡时,却突然见地堡中走出了三个人,其中一个不同于两外两人,不仅是穿着呢子大衣,还手里提了一个公文包。

只是扫了一眼,马世汉就当即侧耳对李德银讲道:“队长,你看那个拿公文包的,那个人就是黄维。”

只一瞬间,李德银仿佛当场被电流击中了一般,顾不上多言,即刻冲上前去,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黄维按住了,随同战友也制服了剩余两人。

等到后来再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李德银多少也有一些害怕,当时的他心有余悸地讲道:“还是有点冲动了,要是当时我没有将其一下制服,也或许后来就被打死了。”

当时抓到黄维之后,第一时间李德银就向团长段长秀以及旅长崔建功报告了这件事,待两人赶到现场后,当即就将黄维押走了。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8/1736270778984_5.jpg

例行检查,在看到黄维的公文包中有一个签字章后,崔建功将其作为纪念留给了李德银,后来秦基伟军长也说到,这是黄维拿来领用物资的章,一般只在国民党内部使用。

战斗结束之后,我军召开了庆功大会,李德银因为成功活抓了黄维,被授予了“特等功”,邓小平、刘伯承等人亲自为其颁发了纪念奖章,秦基伟更是直接说道:“活捉黄维你可是立了大功,一定要好好干啊!”

还不止如此,后来当地政府还给李德银家挂上了“人民功臣”的匾额,而李家的人也可以说也是与有光焉。

渡江战役,捷足先登

在历经辽沈、淮海以及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几乎已被全歼,此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然解放了包括东北全境、华北大部以及西北一部在内的诸多解放区,发起渡江战役显得迫在眉睫。

1949年,在中央的指示下,渡江战役正式发起,展开作战之前,李德银所在的部队需要抽选突击队员进行训练,党组织考虑到其作战经验丰富,将其任命为突击队队长。

当时李德银的部队主要在望江县上游的某个山口,起初,组织安排李德银所在突击队当晚12点开始渡江,后来鉴于敌人的火力过猛,我军的大炮射程有限,船只受损过重,渡江计划只能被再次延后。

基于这样一个前提,顾不上太多的李德银只好命令所有突击队队员驾驶船只向下游漂流,以寻找新的突破口。

十分幸运的是,在船只漂到望江县城附近的时候,突击队确实如愿以偿地找到了国军守备薄弱之处,于是我军迅速开始向对岸发起猛烈进攻,准备渡江。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8/1736270778984_6.jpg

在距离对岸只有100米左右的时候,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李德银命突击队队员全部下船游泳,后来经过又一番的枪击,我军将士最终成功顺利登岸。

突击队成功登岸之后,李德银发现没有后援部队,于是又急中生智发射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信号弹,对岸部队看到后,迅速开始采取行动,一时间两支队伍成功将对岸渡口成功占领,而这为我西线部队渡江成功的找到了极好的突破口。

事后,李德银做好了接受处分的准备,毕竟命令突击队员向下游漂流,该行动并未来得及向上级领导请示,从军事行动上属于“违规”,然而出乎他的意料,自己不仅没有接到处罚,反而还受到了军长秦基伟的表扬。

需要强调的是,在此次作战行动中,李德银所率的突击队是第一支过江的队伍,且因为他勇敢做的那项临时决定,成功的为我军西线部队渡江提供了巨大帮助,实为有功。

忠孝难两全,请辞归乡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百废待兴,此时发展自身经济的大好时机,谁曾想朝鲜战争的爆发一时间打乱了诸多步调。

尽管说当时的中国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相比,还有很多弱势,军事作战武器也是相差甚远,但是这一场援助之战却还是要打。

当时的李德银尚且还在部队,一开始是准备参加这场战役的,却不想在这一年突然收到了家中来信,说是自己的奶奶去世了,唯一的老父亲现也是重病,无人照料。

经过很久的思虑过后,李德银最终向部队递交了申请,希望可以回家照顾亲人,而没有参加朝鲜这一战,也成为了他多年的遗憾。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8/1736270778984_7.jpg

在办完退伍手续之后,李德银就顺利返回老家,开始在赞皇县孤山村生活。

本身按照那个时候的规定,若是我军战士主动申请转业,则可以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之中,反之,对于这些在战争年代做过突出贡献的人,政府也同样会为他们提供很多福利政策。

只是生活中总会有人默默无闻,他们并没有向政府递交申请,选择归于平凡,开始简单的生活,很显然,李德银就是这样。

1963年,在我国海河流域附近爆发了特大洪当时很多村庄都被淹没了,李德银家同样也是如此,没能幸免。

本身慌乱之中,大家都在忙着逃生,却不想他直接奔着洪水就去了,村民发现他在自家附近一直捞啊捞,却始终不愿上来,不由得都感到十分奇怪。

后来救援人员眼疾手快抛给了对方一根长绳子,吆喝了两句,他这才攥着一个袋子,慢慢地被拽了回来。

对于他这样贸然的行为,救援人员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可谁知当时的他听到,没有多说什么,也只是腼腆了笑了笑,随后小心翼翼的打开捞回来的袋子,将里面的东西一一倒出来,开始擦上面的水渍。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8/1736270778984_8.jpg

带着好奇的心思,村民们伸过头来看了一眼,不想却-发现这位男子面前摆的都是各式各样的军章,像是人民工程纪念奖章、渡江胜利纪念章等等,一时间不由得感到十分惊奇。

可是尽管他们一再询问,这名男子始终不愿多言,而留在记忆里的,唯一可能就是十几年前有领导亲自来送过“报功书”,说是他们这边有人立了大功。

可能每件事都是这样,时常提及就一直会被记得,闭口不言,慢慢的都会被逐渐忘记,鉴于李德银不愿讲述军章的来历,慢慢的也没有谁在去关注这件事了。

就这样,回家之后的李德银低调的生活了50年,而在这其中,不管是遇到任何困难,都从未向政府说过什么,哪怕是最难的那个时候,即使是捡破烂,也从未开口。

或许是善良的人,会面对更多磨难,清贫的生活刚刚好一点,他两个仅有的女儿,其中一个又不幸得了脑血栓,当时的他悲伤、难过,甚至有些绝望,可是仍旧凭借着家中的三亩田,将生活撑了下去。

其实本来按照李德银的条件,他是完全符合一切补贴标准的,只是这位曾经荣获过“特等功”的英雄,深感自己跟以前的战友相比,能活下来已经十分幸运,所以那些功绩什么的,他始终觉得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就像是后来他女儿讲的那样,父亲总说上过战场的人能活下来已经实属不易,其他的何必又去想那么多呢?人应该学会珍惜,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现在的一切。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8/1736270778984_9.jpg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李德银已经80多岁了,头发白了,牙齿也快要掉光了,这一年在家人的陪同下,他颤颤巍巍地走进了退役军人事务局,找到工作人员后,还有些不好意思,带着一丝腼腆,缓慢地讲道:

“你好,我叫李德银,以前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现在因为年纪实在大了,不能劳作,厚着脸皮过来希望能请组织帮一下忙。”

讲到这儿,李德银有些犹豫,随后又将自己手中的布袋递给了工作人员,说道:“这些能够证明我的身份,请相信我。”

工作人员打开之后,看到了很多不同的军功章,当即十分震惊,意识到此事重大,连忙报告给了上级,而上级领导到了之后,忙道:“您应该早一点过来找我们的。”哪曾想此时的李德银依旧摇了摇头,表示极不赞同。

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之下,李老后续的生活得到了保障,整体算下来还算比较幸福,只是来不及享福,他又突然生病了。

尽管说当时的医生尽了全力抢救,可惜因为条件有限,最终在他86岁高龄时,还是离开人世了。

据李德银的女婿回忆,老爷子生前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到自家的老宅子去,走一走,看一看,偶尔还住上两晚。

起开始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后来问了自己的妻子才晓得,原来为那是抗日时期县委办公地点之一,是他最早接触革命的地方,里面有他很多回忆....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8/1736270778984_10.jpg

就像是李德银这样的战士,在整个中国应该会有很多,他少时从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活捉过黄维,荣获过特等功,可仍旧不骄不躁,可以说是一个顶级英雄。

尽管说因家中老父,没能参与朝鲜战争,但是他所建立的功勋,已经足够让所有人感动了,在拥有非常雄厚的“资本”之下,最终还是选择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这种品质绝非一般人可以做到。

如今我们能拥有这般幸福的生活,离不开无数在战场上厮杀的英雄,成千上万的李德银应该收获他们的奖励,虽然“功不显名”也是另外一种崇尚。

一直很敬佩那种真正的英雄,他们铁血同时又很有信仰,任何时候都是以祖国为大,并且永远将自己放在最后,勇敢、真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一农民洪水中拼命捞回一袋子,45年后打开,意外暴露英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