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5-1-9 01:22:58

帝吧专题之四|我们是怎么萌上三立小编的?

南南

/ 政见特约作者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 “FB 爆吧行动” 虽然将绿营媒体三立新闻视为主要 “踩点” 目标之一,但不少网友第一次翻墙出去有些晕乎,找错了地方,跑到了三立娱乐星闻的页面。面对蜂拥而来的留言,娱乐小编却给出不少淡定卖萌的神回复,迅速走红微博微信,一时间圈粉无数。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9/1736356978103_0.jpg

图1 大陆网友与三立娱乐星闻小编对话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9/1736356978103_1.jpg

图2 大陆网友与三立娱乐星闻小编对话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9/1736356978103_2.jpg

图3 大陆网友与三立娱乐星闻小编对话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9/1736356978103_3.jpg

图4 大陆网友与三立娱乐星闻小编对话

“远征” 行动之后的几日,不少网媒、自媒体对此事的争相报道更是令这位小编蹿升网红地位。不仅不少远征军连称被其 “萌化了”,甚至还有不少人每天专门翻墙去到三立新闻娱乐版的 FB 评论区围观小编回复,争着抢着示爱求 “翻牌子”。

不过,也有网友留意到,这位小编所供职的 FB 主页其实在周子瑜事件中接连发布称中国人 “强国人玻璃心” 等内容。更有细心的网友翻出该 FB 主页此前转发过的有台独倾向的报道截图发布到网络,以示拆穿小编卖萌外表下的真面目。于是,有些网友惊呼三立小编是 “两面三刀” 的骗子,自叹图样图森破。

这样的反转剧很有意思:为反台独而气势汹汹前往 FB “爆吧” 的大陆远征军,意外被深绿媒体运营小编的几条回复戳中萌点,进而对这种交流产生兴趣,甚至掀起一股追捧心仪偶像般的热潮;而过了几天,又因为发现了之前尚未注意到的信息,突然转爱为憎。这其中,人们的情绪变化微妙、戏剧、一波三折,还真称得上是 “爱恨就在一瞬间” 了。

我们是怎么误会三立小编的如果真说成是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 “碧池”,似乎也是冤枉了这位湾湾小编——这称不上是别有用心的骗局,倒更像是一场误会()。如果用学者 Lee跟 Sara的理论来解释,这场误会的罪魁祸首可能便是网络交流中 “情境线索”( cues)的缺失。

首先,在这样的对话中,双方的地位其实本身就并非平等,而这也进一步影响到了互相的认知程度。虽然网友在以个人身份(至少包含姓名、脸书头像、个人主页等信息)进行留言,但小编一直隐藏在 “三立娱乐星闻” 这个大幕布背后发声,性别、年龄、身份、过往经历等实际都未可知,也就更难顺藤摸瓜去了解 TA 的立场——所以也难说是刻意隐瞒。退一步讲,这种官方外衣所具有的神秘色彩或许正是为热切地想同小编对话的网友们提供了原动力,但与此同时,这种神秘也为交流添上了一个不平等的注脚。

这也或许是大家喜欢调戏各种 “主页君” 的原因吧。

除个人身份等确定的线索之外,“情境线索” 原本还有更广的指涉。譬如,当人们进行面对面(Face-to-Face/FtF)的交流时,谈话的内容仅仅是所获得信息的一小部分,此外,肢体动作、神态、表情、语音语调甚至谈话气氛,都可以作为帮助对话双方增进相互理解的情景线索。而同面对面对话相比,以 FB 评论的方式进行的交流由于缺乏上述元素中的大多数,说话者的意思往往变得更加难以捉摸(),甚至富有更多阐释的可能性(),影响判断也是十有八九的了。

我们是怎么萌上三立小编的

情景线索在线上沟通时的缺乏,虽然可能影响理解信息的准确度,但却有可能更容易加速情绪和感情的发展,甚至令人更快对对方产生好感,而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三立小编卖的萌对帝吧远征军来说威力那么大。

1990 年代,社会心理学家B.通过一系列研究指出,网络沟通(- /CMC)中的人们可能会进入一种“超人际交流”(hyper- )的状态。

首先,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来讲,在超人际交流中,由于极度缺乏对于对方身份、语调、态度、神态等 “情境线索” 的了解,人们往往因为很难给对方建立起一个立体丰满的形象而出现 “去个性化”()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去不自觉地夸大自己所能够观察到的任何与对方有关的特征,甚至不自觉地试图在心中给对方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形象。

这个理论或许听上去有点难以理解,但其实在这个全民微信的时代,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刚刚通过一个陌生的好友申请,常会下意识地翻看朋友圈,如果你发现有幅不带说明的油画,可能会觉得这人蛮有艺术气质(而事实上 TA 可能只是骄傲地炫一下女儿的作品)。又或者,文字聊天,因为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就常常会对标点特别敏感——请朋友帮忙,如果对方回复 “好吧。。。”,心里不免嘀咕对方是否不情愿;而如果收到的是 “好!” 或者 “好哒~”,往往就会觉得对方答应得爽朗,可以放心。

同样的,在同三立小编的交流中,网友们关于小编唯一的线索就是超快的回复速度、可爱的用词和率真的语言,因此也就更容易夸大 TA 的萌属性和亲和力,好感度飙升。类似的道理其实也可以应用于那些隔空网恋或者是默默单相思的好男少女们,仔细想想,那个优雅动人的情人儿可能只是你夸大了的错觉……

而从信息发布者的角度来讲,网络沟通比当面沟通的优势之处就在于可以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更好地进行 “选择性的自我呈现”( self-)。借用社会学家   的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作为社会动物,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自己的 “表演”():长相普通的人可以在头像自拍里变成美人,口吃的人可以在发信息时变得伶牙俐齿,口拙的人可以认真措辞修改再回复信息……人们常常努力让自己呈现出更可人的一面——有时候出于日常社交所需,有时候出于职业和商业利益之责——三立小编也不例外。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无法确定除了萌萌哒之外,关于这位三立新闻娱乐版小编任何的其他。但无论如何,可能在两岸同胞之间,欢乐友好的交流方式总归还是好过互相攻击吧!

参考文献

, E. (1974). Theof self inlife.:Press.

, R., Lea, M., & Lee, S. (1990). - : De- and groupin - .   of, 29(2), 121–134.

, L., & , S. (1986).    cues:mail in., 32(11), 1492–1512.

, J. B. (1996). - : , , and., 23(1), 3–4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帝吧专题之四|我们是怎么萌上三立小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