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7 天前

关于相声圈的那些事儿(5)

马三立与侯宝林或许有点隔阂,但两人在大是大非上还是拎得清的。侯氏肩负起的是传承相声的责任,马氏也愿意在天津偏安一隅,不忘初心。

常氏的无力竞争,马氏的与世无争,而至如今的相声圈矛盾,都是从侯氏相声作为主流之后开始的。

主要的恩怨就是后来的北京相声界和天津相声界的争斗,也有舞台相声界和民间相声界的争斗,因为舞台被“掌控”,不得不回到人民群众。

当然,这事儿还是要从建国初期说起。

因为许多题材和内容的限制,传统相声受到冲击,许多老前辈也维生困难,每次演出时提心吊胆,总怕有突然检查,那就必须改说“现代相声”,否则后果严重。

侯宝林对此也煞费苦心,1950年,他牵头在北京成立相声改进小组,邀请了老舍,吴小玲,罗常培等作家学者,创造了新脚本,整理改造了近百段传统段子。

终于,改良后的相声在新中国大放异彩,五六十年代更是被毛主席周总理邀请到中南海专场演出达150多场次。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11/1736562549847_0.jpg

周总理观看演出

就在这时,一个顺应潮流的人物也开始崭露头角了。

他就是马季。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11/1736562549847_1.jpg

按照马三立当年说的标准,马季一看就是脸上有买卖的人。

马季1934年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就在常家开设的“启明茶社”蹭免费的相声听,备受熏陶,也算有些基础。

13岁时,家道中落被迫辍学打工,被父母送到上海织造厂当了三年学徒。解放后,又回到北京念书,毕业后在北京的新华书店发行所当了一名卖报员。

他算是一名天才,年幼时无门无派,仅仅怀着对相声执着而热爱,“疯狂”地利用业余时间来自学和练习。

自认为练得差不多了,也参加了文艺演出,但还是因略显稚嫩而失败。

但他并未气馁,随后多年间练得更加勤奋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出头参加了一场全国的业余相声观摩会,并拿到了冠军。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11/1736562549847_2.jpg

侯宝林和刘宝瑞看中其天分,把他调入文工团做了一名专业的相声演员。除了他俩外,教授他的还有郭启儒,郭宝全,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侯宝林更是他的责任老师。

这里简要说一下,虽然是老师,没行摆枝礼啥的,但也是因局限于当时那个年代,两人实际应属师徒关系,马季学的传统段子都学的侯氏相声。平反后,两人和解,侯宝林也确认了此事。

有了名师指导,进步更是飞速,三十多岁就同师父一起在团里属于台柱了。领导喜欢他创作的作品紧跟形势,观众喜欢他的作品有朝气,原创多。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11/1736562549847_3.jpg

然而成名太快,师徒间也开始有了嫌隙。

可能是马季背离传统太大,侯老心里难接受,也可能是马季成长太快,侯宝林并没有把自己的拿手绝活《戏曲杂谈》传给马季。

至此,马季也开始有意保持距离,到后来发生的事,更是让两人有了再也无法弥补的伤疤。

1966年,文革爆发。

许多人为了谋求自保,纷纷举报揭发,自己的亲人,同学,老师都成了“立功”的关键。

马季把侯宝林归为“四旧”,两人互贴大字报,加上别人的举报,两人都拉上台被批斗,还一起去了五七干校改造,师徒情分荡然无存。两人在后来的言辞中,都尽量地避开这段历史。

这段故事,也是“侯家帮”与“马家帮”最早的草灰蛇线。

好在一切很快结束了,平反后,相声艺人们又纷纷又回到舞台。

然而随着岁月的侵袭,辉煌再也回不去了,马季接过了侯宝林的接力棒,成为了主流。确实,他的新作品也再次复苏了相声,靠着电视媒体这个舞台,深入人心。

侯宝林虽然仍然活跃到八十年代,但其毕竟年迈,他把振兴的希望寄托给了自己儿子们。

大儿子侯耀中资质平庸,一直混迹于业余相声圈。二儿子侯耀华,当年上台对词都结巴,最后走了演艺路线。

只有三子侯耀文才有这个能力,虽然当初被父亲反对,靠着自己的努力得到父亲的认可,到这种局面,也肩负起振兴侯氏相声的任务。

他组建了另一股势力:铁路文工团。

中国第一次相声内部矛盾出现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相声圈的那些事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