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5 天前

乡忆散文:换亲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13/1736756119261_0.jpg

文:王爱能

那个年代的山区农村,几乎家家都贫穷,男孩子讨不到老婆,便用自己的妹妹(或姐姐)来换亲。

五兄妹当中,茂根是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茂根已经二十六岁了,凭家里的条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讨得到老婆。父母考虑到香火延续这一重大责任,便决定为他“换亲”。

要换亲,得具备一个基本条件:两家都要有儿有女。甲家的女儿嫁到乙家,乙家的女儿嫁到甲家,两家平等对待,不提彩礼和其它任何要求。

和茂根换亲的,是东坎的一户李姓人家,这家有四姐弟,家境和茂根家一样——穷。

撮合人(因是换亲,不能称作媒人)了解到两家的基本情况后,便先到茂根家来通气(说明情况):李姓人家的女儿(长姐)比茂根大两岁,茂根的大妹妹(老四)比李姓人家的大儿子(老三)大两岁,都是女大男小,是否搭配——

“女大三,抱金砖。”茂根的父母均表示同意。

茂根却不同意,既不同意迎娶比他大两岁的李姓姑娘,也不同意自己的大妹妹嫁给比她小两岁的李姓大公子。茂根心中有个固定的思维:乡下人嫁娶,终归是男大女小,不是说“宁可男大三,莫可女大一”嘛——女大男小,不太吉利——

还有,茂根带着大妹妹到李家,看到李家姐弟后都产生了想法:

茂根看到,李家大女儿长相太那个——个子矮,虎背熊腰,还满脸的青春痘,倒是二女儿,个头要高,脸相清纯,最关键的,是她比自己小两岁——

大妹妹感觉到,李家大公子太腼腆,躲躲闪闪怕见人,说话时还带口痴,和这个人过一辈子,那——倒是二公子,直爽率真,口无遮拦,还讲礼貌,最紧要的,是他比自己大,大九个多月呢——

撮合人继续两边跑,反复沟通后双方达成一致:茂根迎娶李家二女儿,茂根的大妹妹嫁给李家二公子。

敲定结婚日子的这天,出事了,李家大女儿突然喝农药寻短见,众人慌乱间把她送到医院,最后总算是抢救回来了,但这姑娘,从此变得有些懵懵傻傻。

“你想弄出人命——你想蹲班房——”父母的训斥让茂根喘不过气来。

鞭炮响起的那天,茂根把李家大女儿娶进了家门,他的大妹妹,凭借“如果不┄┄就上吊”的威胁,嫁给了李家的二公子,算是达到了自己的心愿。

数年以后,茂根成为两个男孩的父亲,他的妻子,李家的大女儿,腰背变得愈加粗壮,脸上的“青春痘”和大块瘀斑混杂在一起,让人顿感她的面相与年龄的极不相称。虽是夫妻,两人却从没有话说,茂根不知道要对她说点什么,她也不知道要对茂根说点什么。他们就像是大自然中的野生动物,在完成“传宗接代”这一重大使命后便倏然转入陌生,那种似曾相识却永不相识的陌生。

茂根的大妹妹,也为李家生下一儿一女,他们夫妻二人相处得倒很融洽。只是他大哥,分家以后总还要找各种理由和弟弟拌嘴,有几回竟差点动起手来。公公婆婆也无奈,都是亲生的儿子,他们又能怎样呢?

┄┄

换亲,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一个贫穷、观念杂乱和封建思想尚有残留的时代产物,它的存在和运作,损毁了一代人的认知和追逐,葬送了一代人的幸福和未来。

值得庆幸的是,时至今日,“换亲”早已休矣!

【作者简介】王爱能,男,籍贯江西省高安市独城镇,1988年毕业于江西省宜春师专中文系,2024年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育岗位上退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嘉兴市作家协会会员,嘉兴市秀洲区作协、戏曲家协会及朱彝尊研究会会员,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永远的映山红》、散文集《拥爱尽责》、散文集《美味的牛筋》、散文集《四季如歌》、散文集《忆海酸甜》(一)、诗词集《雏及》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忆散文: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