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不如让他学会爱自己
很多父母都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虽然在生活中处处注意培养孩子珍爱生命的好习惯,可是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是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呢?习惯养成有着自身的规律,对习惯养成的效果进行评估也需要符合科学的规律。习惯虽然是行为层面的,但在对习惯养成效果进行评估时,却要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这是因为一个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基本模式,主要由知情意行几个方面构成。从整体性这个原则来思考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心理过程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性,知可以看作为一种认识,情是情感,意是意志,行是行为。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6/1736128535251_0.png
知情意行反映在道德的构成成分上分别是:
(1)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命题、规则等;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它伴随着道德观念并渗透到道德行为中;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能动作用,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是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意志如果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从表现;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习惯是指道德行为这一部分,但从整体性原则来看,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是依赖于儿童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成分的。
所以,在评估习惯养成效果时,也要重点从这四个方面入手。由于儿童年龄特点决定,很多道德理念他们不能理解,因此四个方面中“行”是主要的评估依据,但另外三个方面也不可忽视。在后面的每一课中,我们都会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提供评估标准,供读者们参考。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6/1736128535251_1.png
知:了解生命的独特价值,懂得每个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的;
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性,珍惜生命;
知道人与动物具有本质区别,人要学会规划人生;
了解科学的生活方式;
知道经常使用的一些急救电话等。
情:具有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品质;
乐观豁达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能够对生命、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欣喜对待自己成长中的每一点变化;
意:对生命充满了敬畏和渴望;
能够意志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挫折或不幸;
用健康正确的心态对待成长中的荣誉和成绩;
挫折来临时能够鼓足勇气坦然面对;
依靠自己的力量或他人的帮助战胜困难;
行:呵护一切有生命的物体;
学会一些与爱护生命有关的技能;
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学会科学锻炼的技巧、急救措施、自我心理疏导手段等;
我们列举出来的内容,说起来简单,但每一条都包含着更复杂的、更精细的内容。同时,我们列举的内容也只是从知、情、意、行几个方面给读者们举例说明,很有可能挂一漏万,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为孩子确立习惯养成评估指标。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6/1736128535251_2.png
另外,家庭中在培养珍爱生命这一习惯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培养原则。
1.把情感和体验紧密结合。
珍爱生命是个说起来容易、但感受起来比较难的道理,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这个习惯时,要多带孩子体验。无论是到大自然中体验,或是在音像资料中体验,还是通过讨论实验等方法体验,都要注意在体验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孩子对生命的情感,引导他们形成乐观的、阳光的、积极的心态和情绪,使他们能够在各种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例如,前面介绍的学生做个性化名片活动,如果在活动中不注意进行情感提升,这个活动感受到的就不是生命的独特之处,而把活动变成了手工制作。
反之,和孩子谈论生命,也要多体验,不能只是口头上振振有词地说生命多么宝贵,那样只能变成孩子的“耳边风”,他甚至还会觉得父母太啰嗦。例如,一所学校在向初中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时,请学生们找一些与青春有关的诗歌进行朗诵。很多诗歌很美,但如果仅仅是朗诵,就把这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变成了诗朗诵,很多孩子会更重视朗诵的技巧,而不是去体验诗歌颂扬的生命之美,青春之美。所以,情感和体验要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加深孩子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将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深深地植根于心灵深处。
2.把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
这一原则的根本目的是将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结合起来,孩子们光了解与生命相关的知识,却缺乏相关技能,是难以真正做到热爱生命的。例如,有的孩子自我保护的书籍读了一本又一本,但真遇到地震、火灾,或者在山上走失的情况,往往手足无措,不会恰当而科学地保护自己。有的孩子虽然看过一些心理学书籍,但生活中真的遇到心理问题,自己不能合理地解释遇到的困难和烦恼,甚至想一死了之。也有的孩子谈论起生命的意义口若悬河,但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却灰心丧气,甚至想放弃生命。这些都不是真爱的表现,对自己的生命都谈不上负责任。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6/1736128535251_3.png
当有人笑话电影演员周迅说话结巴时,她却说:“我结巴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全国人民都知道,但我很骄傲,因为我不断地克服这个缺点,我做演员和歌手,都是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周迅是自信的,她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也是对生命不同特点的豁然。
因此,在习惯养成阶段,要加强训练和强化,让孩子不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不断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接纳自己的特点,让孩子对生命的理解更深厚一些,从知识到技能都有所提高。这样,孩子的习惯会在天长日久中渐渐养成。
美国畅销书作家、两性关系专家芭芭拉•安吉丽思说:“无论你遭遇的困难是什么,解决的办法都是爱。解决每一种问题的真正方法,都是来自于爱——更多的爱,而不是更少的爱;更大的热情,而不是更小的热情;更多的接纳,而不是更少的接纳。无论经历何种困境,我们都要爱自己;无论别人怎么挑战我们,我们都要爱他们;无论我们多想抗拒眼前的困境,我们都要爱它们。爱是走向满足的秘密途径……唯有带着爱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胜利。唯有去爱,才能成为我们希望变成的模样。爱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它与生命的最高目的产生共鸣。因为这个缘故,它永远是正确的选择”。
让孩子学会爱吧,尤其是独生子女们,父母更要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让他们学会爱。因为爱可以让孩子成为理想的自己,可以让孩子最终战胜困难和解决困难。爱让孩子每一天都过得快乐,每一天都充满幸福感。
本文摘自孙云晓、孙宏艳著作《培养仁爱好习惯》。
http://www.stutt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06/1736128535251_4.jpg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页:
[1]